安徽:“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落地生根惠百姓
19.10.2015 11:32
本文来源: 公安厅
了解情况后,汪祥柱很快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并帮助朱老汉办理了相关手续。“我正在为拿不到补贴的事情发愁,没想到民警竟然主动上门为我解决了难题,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谢。”朱老汉激动地说。
和汪祥柱一样,安徽省公安厅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以来,已有15975名民警成为“村警”沉到广大乡村和社区。通过“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的开展,全省公安机关基础工作和农村地区安全防范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包村联系民警共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万余起。上半年,全省农村地区抢劫等8类恶性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7.36%,农村地区入室盗窃等3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3%。
1.5万个行政村实现一村至少一警
“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是积极适应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形势的客观需要,是缓解农村地区警力紧张的有效途径,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说,“这不仅有利于调整优化县级公安机关警务机制、勤务模式、警力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还有利于将‘四项建设’向基层、向一线延伸,能够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提高基层整体战斗力。”
2013年年底,安徽公安在全省部分市、县试点“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并于2014年下半年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全省15426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一村至少一警。
安徽省公安厅要求全省各地公安机关结合实际,以既不影响民警本职工作又有利于开展包村联系为原则,科学选配驻村和包村联系民警,确保每个试点行政村都有一名民警驻村或包村,并着力加强对“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机制创新,完善保障激励措施,确保包村联系民警准确把握职责要求,积极扎实开展工作,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包村民警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万余起
铜陵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大通派出所驻村民警陈黎宇分管的责任区共有3个行政村、3所学校、3家民爆单位、16家重点消防单位,实有人口8000余人。辖区道路交通发达,既有城际铁路,又有国道、省道。“在‘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实施前,明显感到力量单薄,基础工作难以深入开展。自包村民警入村以来,工作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陈黎宇说。
在“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将这项工作与推进“四项建设”、“守护平安”系列行动和城市城镇社区警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相互促进。通过推进“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社情民情,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发现、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
一年多来,“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在各地落地生根,全省公安机关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包村民警共采集流动人口信息1.86万余条,收集各类群众意见和建议6.7万余条,共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万余起,消除各类安全隐患7.4万个。
打好组合拳招招见实效
“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重在实效,要坚持群众满意标准、提高工作能力水平。”9月29日,安徽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联合召开全省“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会议强调,全省公安机关要高水平服务群众,高标准要求自我,高强度推进工作,努力把“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打造成为安徽公安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亮点工程、民心工程。
在工作中,安徽公安机关全面实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季度抽查暗访制度,通过实地抽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抽查、督促工作,对“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跟进指导、督察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同时,围绕包村联系民警的职责任务,各地公安机关建立完善“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科学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引导包村民警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帮助做好农村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上。(关清 魏如冰)
本文来源: 公安厅
19.10.2015 11:32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