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发展探析
一村一品自推广起来,经历了原初纯农业生产阶段,发展到现在其规模大大提高,形式也多样化了,不少更是具有休闲旅游功能。笔者就近期的各地实践及理论研究资料作些概要性整理探讨如下:
1、“一村一品”概念:是依据特定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的农业与服务业产业链或产业聚群。它包括纯农业生产与休闲农业系列,一村一品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2、产生背景:1979年由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先生提出,1983年8月,平松守彦先生在上海首次举行了“一村一品”的演讲,其后在上海开展了“一厂一品”运动,武汉市开展了“一村一宝”运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习模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与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相结合阶段;2000年后实行一体化经营阶段。
3、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4、发展形式:主要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乡村,发展农村经济;订单生产,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科技示范园+合作社+农户+基地、专业大户+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等。
5、一村一品的现状: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农业部连续三批次评定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共有976个。对搞活农业和农村经济,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除了产品加工程度偏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整体规划不完善和生产结构趋同等一般性问题之外, 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村一品缺乏整体科学规划;基层组织管理功能尚显缺失,公共服务尚未到位;农村市场主体农民缺位;土地流转难度大, 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产业链体系缺失;资本投入不足,项目贷款困难;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弱,专业人才缺乏;缺乏对农产品安全理念;农产品品牌意识弱等。
6、解困办法:基本支持:要在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整体规划、农民培训、市场经营手段(即产即销)等方面下进行大量的扶持与实质性工作。关键保障: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效益;政府长期扶持农业,保障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体系;培育良好的国内消费市场。
7、新业态形成:由原初的农业生产形式发展到现代新业态的一村一品休闲旅游模式。新农村建设已和一村一品式的休闲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正在推向全国。
8、总结:“一村一品”时兴以来,从纯农业形态,走向与农(业)(旅)游休(闲)结合;从单纯提供粮食功能走向特色生态化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的推动,给农游休提供了实践经验与理论启示;“一村一品”强调的是特色与专项,其与休闲旅游结合,促进溶合了一产与三产;“一村一品”丰富了新农村建设,也正在成为其重要内容之一。
9、案例分析:
(1)日本大分县“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 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价格很贵,产量很少 。质细致多汁,脂肪均匀分布在瘦肉间,看上去如同冬天降下的美丽霜雪,故称之为“霜降牛肉”,它被推崇为日本国宝级的食材“丰后牛”,属于“黑毛和牛”的一种。
“一头牛牧场”运动实施方法: 初期以20 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 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认养肉牛的活动,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 发展到认养活动发展为每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每年秋季举行)。饲养肉牛的农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和亲友,现场烧烤品尝肉,酒足饭饱之后,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评选优胜者,发给奖品(当地的产品)。
(2)成都五朵金花:第一朵金花:花乡农居春满园:“花乡农居”红砂村,是“三圣花乡”景区最先打造乡村旅游项目的地方,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花卉生产集散地,同时还是成都近郊最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之一,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第二朵金花:
幸福梅林福临门。“幸福梅林”位于景区北部,过去因土壤不宜种粮,农民们靠种植蔬菜和梅花为主。2004年在锦江区统筹规划中,幸福村利用传统梅花种植优势,将梅花种植与“梅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以“梅文化”为主题定位的幸福梅林。统一进行调整,引进珍稀品种,建起“岁寒三友”、“梅花三弄”等精品梅园,兴建了别具特色的“梅花博物馆”。当年12月,成都市在此举办了“中国成都首届梅花文化节”,梅花村的品牌从此红火了。第三朵金花:江家菜地瓜果青。这个村全都种菜,不是自己种,而是把土地租给城里人,让他们来认种,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
第四朵金花:东篱菊园秋无边。菊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形成了四季菊园景观,菊花品种100多个,拥有盆栽菊花120余万盆的景区。人们不但可以在农家乐享受田园风光,在田间地头可买到新鲜菊花,甚至可以拿把剪刀,自己去绞花,体验其中的乐趣。农居都被修缮成各种仿欧式的建筑,“东篱菊园”以工坊为平台,将农民的一些民房改造成工坊,吸引聚集民间艺人,集中展示、传播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第五朵金花:荷塘月色画意浓。“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当地村民以种植莲藕和花卉为主,通过政府引导和规划,集中打造并已形成近1500亩的荷花种植面积,有了景后,修建了画家村,吸引全国各地的知名画家前来落户,并要求画家每年要教会12个农民画画。从此,农家乐变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案例系资料整理而成)。
参考资料
秦富,钟钰,张敏,王茜。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9(8)
(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侯满平 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