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法院便民诉讼走好“最后一公里”——成立首家驻乡镇“便民诉讼服务站”
安徽法院网讯 7月18日,泾县人民法院在泾县榔桥镇正式挂牌成立了县域内首家乡镇“便民诉讼服务站”,这是继县交警队“便民诉讼服务站”启用后,成立的第二家“便民诉讼服务站”。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山多地少,36万人口多数在农村。如何保障县域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该院院长陈钢新表示,成立“便民诉讼服务站”,是泾县法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全县的社会治理综治维稳角度出发,围绕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保障发展,主动作出的创新司法为民方式、拓展司法服务范围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满足群众及时化解纠纷和实现网格化诉讼服务的需要,也是在真正践行司法为民、便民、利民,走好人民法院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是要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不出村、不出镇,在家门口就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该院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逐渐建成“中心、站、员”三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切实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受到老百姓的称赞和欢迎。
“中心”即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该院自2010年在全省率先成立诉讼服务中心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渐渐将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制度健全、服务便民、队伍精干”的一站式司法为民工作平台,现该院诉讼服务中心集诉讼引导、立案审查、诉前调解、查询咨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27项功能于一身。今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共诉前调解案件250余件,成为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站”即是下设的“便民诉讼服务站”。服务站由县委政法委统一安排,统一悬挂标牌,并设立工作制度。站内设置调解室、简易法庭和“司法”窗口,配备有办公设备和便民设施。与交警队服务站主要进行司法确认不同,乡镇便民诉讼服务站是和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合署办公,主要职能包括便民诉讼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协助法院送达法律文书、调查取证和执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做好当事人的息诉服判和信访化解、稳控等工作。群众在站内可以了解案件进展,提交诉讼材料。法院选派一些资深法官担任便民诉讼联系法官,定期到便民诉讼服务点开展法制宣传、巡回审判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员”即是“便民诉讼服务站”联络员。联络员由乡镇党委政府在司法所、综治工作人员、村委干部或人民调解员中推荐工作积极性高,群众工作能力强、在当地有一定的威信人员担任。他们知晓村民的脾气个性,了解当地的矛盾纠纷。联络员负责将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反映到法院,并协助法官做好上门立案、诉讼风险告知、委托送达、执行、信访、保全以及巡回开庭、法制宣传等工作。针对联络员自身素质、法律知识等实际情况,泾县法院将采取集中培训、法律知识讲座、庭审观摩、典型案例点评等方式,提高联络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技能,增强其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
此外,泾县法院还将印发一批“便民诉讼服务卡”,将法官的联系方式和一些诉讼知识印在卡片上,发放到群众手中。不管群众在平时还是在诉讼中遇到困难,一个电话,就能直接找到法官,随时进行法律咨询,法官在第一时间内为群众答疑解惑、释法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