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九百万年前鸟类翅膀首次“现形”白垩纪动物幼期发育情况或有新发现
12.07.2016 02:07
本文来源: 科技厅
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8日发表的一项化石研究中,中加科学家描述了两片9900万年前的鸟类翅膀,它们被保存在缅甸的琥珀中。这是首次发现来自白垩纪的动物毛囊和羽毛排列,使人们对古代鸟类翅膀幼年期发育情况有了新的了解。
长期以来,人们对白垩纪鸟类翅膀和羽毛的了解大都来自二维碳质压膜化石,或保存于琥珀中的单独羽毛。虽然这些化石也很珍贵,但无法提供本研究中三维样本那样丰富的信息。
此次,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恩•麦克凯勒及其研究团队,于缅甸克钦邦发现了两块化石样本。据认为,发现样本的地点有9900万年历史。团队成员使用同步加速器X射线显微CT扫描,研究了化石中的骨骼、羽毛结构及排列方式。通过与其他化石物种比较表明,这些翅膀属于反鸟亚纲的鸟类。这种原始鸟类一般体型偏小,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是中生代白垩纪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鸟类,在全世界各大陆几乎均有发现。但在白垩纪结束时,所有的反鸟都灭绝了。
由于这次发现的鸟类翅膀较小,骨骼发育不完全,研究人员认为,其死亡时仍处于幼年期,但羽毛发育程度却达到了晚年水平,这意味着,这些鸟类在孵化时就已相当成熟,属于早熟性的鸟类。
研究人员还指出,总体而言,这颗翅膀化石中的羽毛类型和现代鸟类的非常像。事实上,大多数羽毛类型,包括羽毛的排列方式、色素沉着和微观结构等都是相似的。
本文来源: 科技厅
12.07.2016 02:07
喜报:我校学子唐君瑶获大运会金牌
8月5日,成都大运会进入女子重剑团体赛争夺。合肥学院
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系列报道之八——赴合肥、绍兴、宁波重点企业走访交流
7月12日至29日期间,合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