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资性保险限购 对合肥市民影响小
近日“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的消息不胫而走。记者从银联国际了解到,境内居民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严禁支付其他保险项目。
合肥投保客户并未受到影响
香港保险业监管处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301亿港元,同比增加116.55%。
因为“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这条传闻的出现,大批客户从深圳连夜赶过去刷卡投保。对此,银联指出,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因此,银联卡仅可用于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不能购买具有资本项目投资性质的人寿险。
也就是说,严禁支付的保险项目是指具有资本项目性质的投资性保险,如储蓄型保险等。
昨天,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合肥某香港保险代理机构,销售顾问韩凯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限购对合肥人购买香港保险并没有影响。“现在合肥人去香港购买意外、疾病这类消费型、相对低费用的保险,依然可以刷银联卡支付。只是去香港购买大额的、储蓄型的保险被禁。目前我们经办的合肥客户总体来说都是小客户,客户都是购买常见的意外险等险种,暂时没有出现那种百万甚至千万的投资性保单。”
韩凯表示,过去大客户刷卡购买保险时,也要提供一些财务证明,证明资金来源是干净的。
香港保险风险不容小觑
合肥某保险公司高管向记者透露,香港保险公司的部分产品在保障范围和费率上,较内地产品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其投资模式、法律政策等方面和内地都有不同,内地人“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基础上,而不能盲目跟风。
“从产品角度分析,在重疾险方面,香港保险产品优势明显,其保障疾病种类广泛,相同保额保费较低。但是如果仅是普通的住院医疗险,建议还是在内地购买,不贵而且性价比也不错。而要论投资型分红险方面,香港保险更加偏于长期效益和保障,内地保险短期的效益较好。”该高管认为,保险本来就是对于人身和财产的一种保障,它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财产的高额增值,安全和便利应该是消费者首先要考虑的,而这些正是内地保险所具备的优势。
到境外购买人寿险或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未明确允许,操作这类未开放的境外保险类产品,存在大量风险。某些香港保险公司和人员存在着隐瞒香港保险产品在法律上与内地的原则性差异、夸大香港保险收益等现象。业界人士提醒内地消费者,香港保险并非人人都适合,消费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忌盲目跟风购买。
此外,业内人士提醒,如果市民购买香港保险公司的产品,一定要去香港进行现场签字确认,否则就一定是地下保单,出现意外很可能不会赔付,也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责编: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