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积极创新机制打造人才工作新天地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科技力和文化力的载体和源泉。教育是人才的源头,教育系统是人才聚集之地,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颍泉区教育局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教育的根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办学以教师为本理念,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多方联动,构建农村教师发展“绿色通道”。 为加快颍泉区教育发展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精神,做好颍泉区师资配备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区教育局早于2016年2月5日就联合区政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住建局进行了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调研,形成了颍泉区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作为制定《阜阳市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办法>的基础性材料。同时颍泉区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断扩大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覆盖面,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拖进全区优秀校长教师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校长教师管理制度和资源均衡配置机制。2016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达275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总数的13%,其中骨干教师占交流教师人数的22%;校长交流轮岗28人,占符合交流条件的30%。
校地联合共建,开辟教育发展新天地。 为提升颍泉教育优秀师资团队、丰富学科资源及办学理念,颍泉区积极与阜阳师范学合作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资源优势。2016年颍泉与阜阳师范学院正式签订了校地联合共建项目,阜阳师范学院根据颍泉区教育局提供的岗位需求计划,安排7个学院72名师范生进行轮流顶岗支教,缓解了我区薄弱学校师资不足问题。此项目的实施不仅对颍泉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阜阳师范学院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具有推动作用。2016年 3月4日在阜阳市二中举行阜阳师范学院与颍泉区教育局首批教师挂职锻炼对接会。更好地发挥阜阳师范学院优质教育资源,支持颍泉区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校地共建的目标,特聘请阜阳师范学院张治勇、杜红梅、禇小婧、汪杰锋等四位教授为颍泉区名师工作室指导专家。
“三名”示范引领,激活成长新载体。 颍泉不断发挥名校长、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利于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形成管理、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3月命名颍泉区两个名校长工作室和六个名师工作室。即:史先荣名校长工作室,张瑞彪名校长工作室,朱秀风名师工作室,张洪峰名师工作室,马燕名师工作室,李云名师工作室,王兰敏名师工作室,姚宇明名师工作室。为了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示范辐射和专业引领作用,区教育局及时出台了《关于印发颍泉区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经费出处、奖励措施及考核办法。全面做好三个工程建设:一是打造”十百千”工程,即10名本土教育家,100名名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二是“三名”工程,即名校、名校长和名师工程。三是“基地建设”工程,即建设新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
强化后备力量成长,构建培养新突破。 干部梯队建设对于充实后备人才保障,促进干部教师生涯的不断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颍泉区将持续加大干部梯队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体制机制建设上有新进展,在效能发挥上有新突破,在服务教育发展上有新作为,确保干部梯队建设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形成重视、培养、科学使用干部的常态工作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层次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干部队伍。为加大颍泉区教师队伍补充力度,颍泉区成立了教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引进优秀教师实施方案,2016年引进区外优秀在编在岗教师34人,区内选调10人,引进颍泉区籍教师60人,统招新教师79人,特岗教师35人,幼儿园教师25人,总计补充教师243人。
颍泉区教育局根据《中共阜阳市颍泉区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 的通知》精神,结合教育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颍泉区教育系统优秀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各学校的优秀后备干部通过民主推荐,进行了德、能、勤、积、廉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对35周岁以下的年轻优秀教师通过综合测评,并选派3位年轻教师准备上挂教育局有关科室锻炼。
培育“双师型”,引领职业教育新方向。 2016年颍泉区通过遴选推荐,颍泉区中职学校2名骨干人员入选阜阳市职业与成人专家库;2名班主任被评为阜阳市中职学校优秀班主任;3名教师被评为阜阳市优秀专业技能教师;2名中职学校骨干教师被认定为阜阳市首届兼职教研员。面向社会,积极招聘具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兼职专业课教师,截至目前,颍泉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124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特约通讯员: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