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向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报告安徽省2016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
2017年1月16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向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报告安徽省2016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 年预算草案。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一同参加会议。
2016 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 第一、进一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年减免税费702.4亿元。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受益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微企业。 第二、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 。连续五年提前启动预算编制,省级预算评审覆盖51 个项目53 亿元。有序公开预决算,我省预决算公开度位居全国第5 、中部第1。 第三、进一步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 。成功发行政府债券1687.3 亿元,实现当年到期债务全置换,一年可节约融资成本近80 亿元,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第四、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2016 年营改增累计减税105亿元,小规模纳税人实现100%减税,新纳入试点的四大行业实现全面减税。省级专项转移支付压缩到115项。 第五、依法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 。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自觉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严格落实法定事项报告、建议议案办理、民生工程巡视等要求,省财政厅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1件。
2016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财政发展的良好开局。 第一、加大投入改善民生 。全省民生支出4626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83.7%,一批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第二、全力保障脱贫攻坚 。2016 年全省财政各类扶贫投入173 . 4 亿元,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建设,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第三、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着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安置职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三重一创”建设,制定出台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意见。 第四、支持创新引领发展 。落实创新型省份建设政策,全力支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五、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皖江示范区、皖北工业园区、南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和海绵城市建设。延续新安江流域补偿机制试点政策,实施大别山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及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六、健全制度提升管理 。出台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机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严格落实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和资金监管责任,一体化推进财政财务、财政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第七、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坚持依法征管,加强预期管理,全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好于年初预期。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要求,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全省“三公”经费下降23.8% ,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7 年省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财政预算管理原则,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本、脱贫为先、平安为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五大发展行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财政支撑。2017年省级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优化结构保重点。勤俭节约控一般。全面盘活促统筹。创新方式提绩效。
2017 年,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突出财政引导,着力推动创新发展 。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新增10亿元工业投资综合奖补资金,将省级“三重一创”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到60亿元,支持各地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突出活力激发,着力推动协调发展。 继续全面落实皖江、皖北、皖南以及大别山等区域财政政策,加快形成圈带互动、多点支撑的五大板块联动发展格局。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突出机制完善,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继续加大财政综合奖补力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多元投入机制。 突出平台载体,着力推动开放发展 。深化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推动各类园区与沪苏浙对接合作,支持“电商安徽”建设,促进外贸回稳向好。 突出民生保障,着力推动共享发展 。继续实施33 项民生工程,预计投入940.2 亿元,增长13.9 % 。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全省安排专项扶贫资金53亿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 突出质量效益,着力深化财税改革 。持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主动接受省人大和人大代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不断提高为民理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