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 造福山南——安徽第五批援藏工作小记

04.10.2015  08:50

  图为新建的地区妇幼保健院。

  统一色彩格调的标志标贴和上墙的各种宣传版面,楼层路标、科室简介、分诊指南、健康教育、指示标识等等,不仅让整栋大楼变得“面目清秀”,也让患者更容易找到科室。

  “以前经常有患者及家属反映标识不明、找不到科室等问题,现在所有标识准确明晰,切切实实方便了病人。”地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秀君高兴地说。

  望着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的新门诊大楼,回想起一年前,地区妇幼保健院还处于业务用房紧张情况,部分病区设备陈旧,门诊区域分布不尽合理,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各族群众就医需求的尴尬境地,张秀君感慨万分。

  而这一巨变,离不开安徽省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对于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来说,山南人民最需要的,就是工作队最急需解决的。开展援藏工作以来,工作队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倾向基层、造福群众,把山南各族群众最迫切解决的放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合理安排援藏项目,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项目援藏是造福山南各族人民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平台。进藏伊始,他们克服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深入措美、错那、浪卡子3县24个乡(镇)80多个行政村和地直机关单位,在广泛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受援地实际,按照援藏资金项目向农牧区倾斜、向基层倾斜原则,制定了《安徽省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2013—2016援藏项目规划》,错那、浪卡子、措美3县援藏工作队也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在受援县提出了新一轮援藏工作思路,有效推进了各项援藏工作,有效促进了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地委副书记、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张明介绍说,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共确定了总投资近3.2亿元的30个援藏项目(工程类项目27个),其中涉及基层和农牧民资金达2.63亿元,占总投资的84.62%。项目涉及全地区新农村、市政、交通、财源、产业、稳定等各个方面,为山南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各对口援助县援藏工作也有声有色,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比如,错那县进行了特色小城镇建设,让当地群众搬进了新居;措美县大力推进卫生事业建设,为各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夯实了坚实基础;浪卡子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气候原因,安徽对口援助的3县每年施工期只有5至6个月。高寒地区施工条件差、工期短、高原反应身体不适等重重困难,考验着工作队的每一名成员。

  而安徽省的援藏干部们没有一个退缩,他们攻坚克难,“老西藏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严把项目建设程序关、质量关、安全关、进度关和管理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项目上,极大改善了受援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援藏项目已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的“民心工程”、“民族团结示范工程”。这成为了所有队员的共识。

  在他们的努力下,截至目前,27个工程类项目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完成投资100%,实现了“三年援藏项目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同时也全面完成了安徽省“十二五”对口援藏目标任务。

  尽管援藏晚,但安徽援藏工作队度最大,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加强民族团结,他们始终把山南当作第二故乡,真诚奉献,无私付出。

  今年9月,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之际,安徽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宾宜率领安徽省援藏工作调研组赴山南调研慰问。并亲切看望了安徽省免费救治的6名先心病患儿及家长,并高兴地与大家合影留念,进一步拉近了安徽与山南人民的距离。

  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援藏工作的生命线,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在皖藏之间架起了友谊桥梁——

  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先后组织协调山南地区和错那、措美、浪卡子3县党政代表团10余批次赴皖考察,组织接待淮北、铜陵、宿州等6市12县党政代表团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援藏办等省直机关代表团40余批次来访交流,促进了两地交流合作和两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协调安徽爱心企业和人士为山南扶贫济困捐款捐物。

  创新开展了“援藏情·一家亲”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加强与藏族同胞的沟通交流,结对认亲230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折合资金100多万元,同时,通过援藏干部的积极奔走联系,共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捐助近亿元,为民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拓宽了援藏渠道,深化了援藏内涵,开创了援藏工作新局面。

  进藏2年多来,安徽援藏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家乡人民的重托,他们感情上贴近群众,自觉融入山南,与各族干部群众同甘苦、共奋斗,结下了深厚情谊,赢得了山南各族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了新一批安徽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谈及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下一步工作,张明说,我们将继续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做好援藏收尾工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保证圆满完成三年援藏任务,为山南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山南36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