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觉:传统手工艺下的油布伞

10.10.2015  10:10

  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乡孤峰村,有一家“国民油布伞厂”。作坊虽很小,但名气却很大,其生产的“润泽牌”工艺伞远销日本、韩国、德国等地,并与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以及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泾县雨伞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伞的记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油布伞,如今在泾县,只剩下国民油布伞厂一家。

 

  由于一直坚持使用传统工艺制伞,厂长郑国民不仅被评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是全国制伞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油布伞行业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国家油布伞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据郑国民介绍,制作油布伞主要分伞骨、伞芦盘、伞柄、伞衣、伞架、装伞衣、熬油、油伞等八大道工序和几十道小工序,工具主要有锉刀、锤子、锯子、钻子、缝纫机、剪刀、量尺等。

 

  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技艺长期以来全靠老师傅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世代相传,工匠全凭悟性和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掌握。一把油布伞从材料到成品一般需一周左右时间。(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