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四个突出筑牢基层堡垒

07.08.2014  16:20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青山乡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的要求,按照“打基础、抓创新、求突破、提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率先同步小康筑牢基层基础。

  突出“抓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标识统一、功能健全、管理规范、常态开放”为标准,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按照“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信息服务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治安警务室、矛盾调解室的多功能标准,努力实现村级活动场所有党旗标识、有桌椅、有文件资料柜、有远程电教设备、有公开公示栏、有政策科普宣传栏、有科技文体图书、有墙体宣传标语和室内外绿化亮化,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逐步成为党员群众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教育培训、沟通交流、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突出“抓创新”,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能力培训,由乡党委对村“两委”成员和村级配套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由村级党组织利用农村党员实训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致富能力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健全完善村级干部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村级干部评先选优、补贴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激发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突出“求突破”,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围绕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计划生育、文明新风、人居环境等方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把村规民约作为自觉行为。村规民约修订以后,利用村务公开栏及时向群众公示,并制成小册子发放到村民手中,引导村民按章办事。配套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议事决策规则》、《村民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求,坚持用制度规范基层干部行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新村规民约的有效执行、村级民主管理的扎实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突出“提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便民服务大厅进行硬件完善,使服务透明公开,让群众享受到最便捷、最满意的服务。实行乡村组干部包组和党员联户,通过干部“夜访农家”,深入村组和农户倾听民声,深入群众家中问事问需,将服务开展到群众家中,开展到田间地头。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