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农机监理情系农机奔小康
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强力推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机已取代耕牛而全面普及。耕牛变铁牛,种地更省力。可谁成想,他们买的铁牛,最后竟成了“铁虎”,能吃人!请看下面两则血淋淋的事实——
陈老汉是霍山县但家庙镇村民,61岁的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力,繁重的农活让老陈日感吃力,因此,他卖了家里的耕牛,凑了4500元,买了一台微耕机,想干活儿轻松些,可哪成想,这微耕机非但没有帮上忙,还险些让他丧了命:因为操作不当,老陈的大腿卷入了微耕机!出事之后,老陈前后做了三次手术,光医药费就花了五万多元!现在,他大腿内部还有一块固定碎骨的钢板,仍然卧伤在床。
还有一起,去年秋天,霍山县下符桥镇的李某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在自家稻子收割完后,还能给乡亲们帮忙收割,也能为自家增加收入。可是,由于他为贪多图快,收割时就加大喂入量,超出了机械承受能力,造成脱粒机堵塞。李某在没有熄火停机的情况下,竟用手去清理堵塞,结果造成了手部受伤。
血的教训重重敲击着农机监理人员的心。许多机手对农机安全生产意识还远远不够,农机安全生产的任重而道远。这样下去,还会有多少家庭惨遭不幸?痛定思痛,最重要的还是立即行动。
安全靠什么?安全靠的是责任心,安全靠的是一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热心!这是农机监理人员考虑最多的答案。由于全县农机分布广,遍布各个角落,可谓点多、线长、面广。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关工作在农机服务第一线,虽然平时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贯彻落实农机安全法律法规为主线,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乡镇场院和乡镇道路,以服务为手段,开展安全教育,治理农机违章操作,纠正危害安全生产的行为,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农机生产的安全得到较大改观,回头走过的点点滴滴,心中颇有几分成就感。
过去一年多来,霍山县农机监理站全体职工们以服务促安全狠抓不懈,具体措施有:
一是坚持开展上门服务和春季送检下乡传统,就近方便群众。霍山是个山区县,山高路远坡陡,到一趟县城不容易,为方便机手就近年检,农机监理部门在全县设十几个便民服务点,开展检验、喷漆、放字号、签章一条龙服务,不但方便了群众就近办理,而且在机手脑海中深深烙下了农机需要年检的安全意识。
二是远程送检,温暖在外务工机手。该县有不少变拖常年在江苏、浙江一带务工,为此监理站还多次组织监理人员远赴江苏、浙江霍山籍变拖集中的地区上门检验,看到来自家乡的农机监理人员不远千里为他们检验农机送来安全保障,机手们很是感动地说,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每台近千元的费用,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关爱和温暖。
三是紧贴农时,送服务到田间地头。我们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农忙季节,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作业场地,对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手扶拖拉机实地现场检验,并向机手传授农机具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的维修及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与教育。
四是以民生工程培训为平台,强化农机安全教育服务。民生工程培训的对象都是第一线的农机操作人员,通过镇、村、农机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经销商把他们组织起来,解决了农机手分布广、散,难以组织的难题。为每位参训人员提供午餐,发放实用的物化补贴,提高了培训对象的参训积极性。并组织编印了符合本地特色的农机资料,把农机安全教育列入每期民生工程培训的重要内容,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农机监理人员授课。培训时,紧贴农时,分类培训,针对性强。在农机集中检审时举办运输类农机的安全教育;在茶春季节,举办茶叶机械操作安全教育;在春耕时,举办农田类农机的安全教育;在“三秋”时,举办收获类农机的安全教育在年终岁尾,专门举办有关春运的安全教育。
此外,还通过创建农机安全协会和平安农机示范村等形式,积极沟通农机监理部门与农机手的关系,加强农机手之间的团结互助。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既联络了感情,又推动了安全工作,更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一位农机手深有感触的说“以前监理站上路查车,我们东躲西藏,是冤家;现在他们上门服务,既方便又贴心,是我们的娘家。”安全生产无小事,服务极致即安全。
相信,在全体农机人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会越来越好,农机化事业会更上层楼。正所谓“平安农机正能量,生产丰收奔小康”,霍山县的农业生产在机械化的引领下,奔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业现代化奋勇前行。(霍山县农机局 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