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两会宛新平:如何破解“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难题

19.02.2016  13:19

2月17日下午,阜阳市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安徽省人大代表、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在谈到精准扶贫时举例称,春节前,他下乡调研时发现,一个乡有50%以上的贫困户是因病致贫,有的村40%以上的贫困户是因病返贫。因此,于勇建议,“精准扶贫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因病返贫问题,特别是婴幼儿缺陷问题”,要提前检测,将检测项目列入安徽省民生工程,杜绝因病返贫现象。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长期以来困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虽然出台新农合、新农保、一对一帮扶、兜底式扶持、大病救助、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现代社会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难题。

让贫困人群真正摆脱贫困迈向小康,保障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是基本前提。因此,各地首先要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实际,认真谋划“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积极采取多方面措施,保障贫困人群的健康水平。以此推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能够保基本、强基础、促基层,使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水平大力提高,让贫困人群没病可以防病,有了病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

笔者认为,实现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的重要手段。对于贫困人群来说,拥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是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因而,各地要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实现参保率100%。同时,还将适度扩大新农合报销范围,逐步提高住院补偿比,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贫困重特大疾病患者等。此外,对住院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并开展多种专项免费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所有贫困伤病人员得到有效治疗。

实现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全面标准化,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的重要基础。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村、首诊在基层”,这不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也是降低群众医疗支出的有效手段。因此,各地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要的工作是要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好,营造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温馨舒适的群众就医环境,方便贫困地区群众看病就医。

留住优秀医疗人才,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的重要保障。乡镇卫生院为何留不住人才?薪酬待遇低,往往是造成基层医疗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薪资制度改革,恐怕是基层医疗走出困境、谋求突破的重要方向。另外,面对医疗人才流失的困境,当务之急或许应该通过医疗人才的优化调配来改善人才单向流动的局面,从而激活基层医疗的活力,保障基层民众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也就是说,在“留得住”的问题尚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之前,可以优先解决医疗人才“下得去”的问题。让年轻的医生下到基层去实践锻炼,基层卫生事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民众对优质医疗的渴望才能够满足,基层民众的健康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

总之,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支付限额,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为老百姓建立大病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每个家庭不再因病而致贫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