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皖政办〔2016〕4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8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安徽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为提升全省防震减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环境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时期,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防震减灾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完善了省、市、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决策指挥体系,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将地震部门列入各级城乡规划委员会。修订了《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防震减灾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强,全省持证执法人员达360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地震监测能力进一步增强。地震监测台站达112个,基本实现一县一台的布局要求。乡镇群测群防点覆盖率达到50%。全省地震监控能力达到1.0级,个别地区达到0.2级,地震速报时间从12分钟缩短至8分钟以内。
——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市、县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城市新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1200余项重特大工程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中小学校舍16022所。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238个。合肥、滁州、六安、铜陵市和霍山县开展了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或地震小区划工作。
——地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了分级负责、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协作、社会参与的地震应急联动机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管理体系。建立16个市级地震应急指挥分中心,611个应急避难场所,298支地震专业救援队、行业救援队及52支志愿者队伍。妥善应对了安庆、阜阳等地十余起突发地震事件。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成效显著。组建全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百名专家团”“千人科普团”,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宣传活动,建成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28所、科普教育基地78处、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57个,培育国家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1个。
——地震科技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立足安徽省地质构造特点和震情形势,创建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点研究室等科技平台,打造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地震科学基础及应用、地震预测预报等研究工作。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8项。
(二)防震减灾形势。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持续集聚,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性愈加严重,防震减灾事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人民群众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全社会珍爱生命、重视生存环境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防震减灾的成效更加关注,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郯庐断裂带斜贯全省,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2级以上地震65次,3级以上地震16次,4级以上地震3次,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新的国家标准对防震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全面提高了我省抗震设防等级,全省63.9%的国土面积位于地震烈度Ⅵ度区,35.5%位于地震烈度Ⅶ度区,0.6%位于地震烈度Ⅷ度区,取消不设防区域,抗震设防任务十分繁重。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省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奋力开创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防震减灾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社会需求为防震减灾事业提供了动力,经济快速发展为防震减灾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科技创新为防震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主要是: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防震减灾投入机制仍不完善;地震监测网点布局的科学性需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明显不足;城乡抗震设防发展不均衡,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隐患较大,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防御救护能力仍然较弱;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还不健全,科技创新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够。面对防震减灾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加快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切实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推动地震监测预报、抗震设防、应急救援、地震科技创新等工作取得更大进步,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发展目标。
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效能,完善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强化防震减灾社会服务能力,基本做到强有感地震发生时,政府决策有力、应急反应迅速、信息发布及时、社会应对有序。到2020年,全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监测预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对我省及周边地区破坏性地震烈度速报,初步形成重点区域破坏性地震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地震前兆信息监测与识别能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
——震灾预防。推进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增强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防震减灾知识基本普及,社会公众地震应急避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应急救援。完善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实现全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震后1小时内获得震灾预评估结果,2小时内获取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信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符合《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DB34/T 1072—2009),总容纳量达到城镇常住人口的70%。探索开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推进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加密不同类别台点,建成我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3分钟内生成实测地震烈度速报信息,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大别山地区具备破坏性地震预警能力,合肥等重点城市具备300公里外远场大震预警能力。
2.增强地震监测系统运行效能。完善集地震监测、应急指挥、信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省市台网中心。优化地震台网结构,改进地震观测技术,加强地震仪器运行维护管理,推进智能化台站建设。
3.完善防震减灾群测群防体系。推广经济实用的地震宏观观测手段,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4.提升地震预测预报能力。推进地震预测预报机制改革,优化形成监测、实验、研究和预测预报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建立预报指标体系、前兆异常数据库和干扰库,增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情趋势研判水平,提高震后趋势判定和短临预测预报能力。
专栏1 安徽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 建成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站观测系统。改建24个基准站,新建20个基准站、86个基本站、206个一般站。按照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建设地震重点防御区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地震台网。布设大别山地区、郯庐断裂带区域地震预警台站,平均台站间距14公里左右,构成大别山地区和郯庐断裂带地震预警区,实现烈度台站全省各县(市、区)全覆盖,数据实时传输至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 建成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新建5个市级信息节点,建成覆盖所有省辖市的信息节点网络,实现对所有基本站和基准站远程监控,对基准站进行智能化管理。将现有地震数据中心升级改造为省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集成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支持与保障系统等,对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打造面向政府和社会的地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二)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1.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确定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科学确定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村镇规划,加强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指导和管理,继续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民居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现状。
2.强化地震工程基础性探测及成果应用。推动市、县开展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工作,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实现全覆盖,为强震危险区划定、重大工程地震参数确定、地震灾害评估等提供地震风险信息服务。
3.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健全以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应急避险训练为内容,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社区为载体,以提升防震减灾社会参与度为目标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格局,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作用,拓展宣传空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源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在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市、县、乡镇和企业试点建设,实现市县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全覆盖。
专栏2 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启动重点区域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在长三角城市群和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开展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建立城市地震小区划数据库和服务平台。 提升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各县(市、区)每年创建1个以上地震安全示范村。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及贫困残疾人家庭。 强化科普宣传教育服务。统筹资源,建设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建设。各市创建1个以上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所以上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各县(市、区)创建1个市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3所市级以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各街道创建1个以上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全省力争创建10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30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1.加强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完善乡镇、街道等基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按照有地震应急预案、有应急救援队伍、有应急物资装备储备、有应急指挥系统、有应急避难场所、有应急演练的要求,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和社会动员,构建全省地震救援装备储备数据库和应急物资储备网络。
2.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水平。升级省、市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完善县级应急指挥平台,健全应急基础数据、灾情速报、烈度评估、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健全政府、部门、军地间以及前后方互联互通的地震应急通讯指挥系统。
3.增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强化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行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各类救援力量的培训和演练,提升专业化水平。注重引导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夯实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社会基础。
4.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所、人防疏散基地和人防工程等公共资源,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郯庐断裂带沿线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各市城区按Ⅰ类标准、其所辖县(市)建成区按Ⅱ类标准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他市城区、县(市)建成区按照不低于Ⅲ类标准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软硬件设施。
专栏3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升级省级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地震现场应急通讯和灾情调查系统,提升灾情获取能力,建设全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与社会资源库,数据覆盖率达90%以上。 强化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地震专业救援队标准提升省地震应急救援队综合救援能力和装备水平,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志愿者和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培训。 |
(四)推进重点地区地震背景场探测。
1.强化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及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震背景场监测实践。立足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大别山区断褶带等重点区域,建设立体观测系统,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及预警、强地震预测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点研究室等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科研交流合作平台。
2.推进地球物理观象台和区域监测预报中心建设。完善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功能,充实观测手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国内一流的地球物理观象台。综合改造3—4个基础条件较好、地理位置合适的地震台站,建设成为省内区域地震监测预报中心。
专栏4 安徽重点地区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 启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断层探测。沿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开展流动测震密集观测及重磁联合剖面勘探,获得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高精度三维地震构造模型,确定第四纪以来地震活动性。 建设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在已有平台基础上,在金寨地震台增上洞体形变、井下形变、重力、流体等观测实验设备,沿土地岭-落儿岭等主要活动断裂带增上井下测震、形变等多类型光纤传感器,形成立体监测实验系统,逐步建成开放的地震预测实验平台。 建成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震前兆观测网。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两侧和大别山区断褶带新建20个GNSS基准站,组建GNSS地震连续观测网,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不间断监测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及大别山区地壳运动变化。 建成地球物理观象台及区域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将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合肥地震台(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点研究室)建设成为国家地球物理观象台。在蒙城研究站安装连续重力、激光雷达、射电望远镜等高精观测设备,在庐江、蚌埠、金寨、黄山4个地震台建成区域地震监测预报中心。 |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分解防震减灾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实现。
(二)加强政策保障。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政策体系,为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防震减灾工作。
(四)加强科技支撑。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
(五)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防震减灾系统干部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向基层、台站流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