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科技创新工作上半年再创新成就

26.07.2016  16:08

今年以来,阜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在皖北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和阜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强化创新服务,推进创新创业,加快成果转化,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科技指标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继续在全省争先进位。

上半年阜阳市科技创新工作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家,1-6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52.8 亿元,同比增长16.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5 亿元,同比增长15%;知识产权综合效能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市申请发明专利1964件,居全省第7位,皖北第2位,同比增长83.2%;授权发明专利391件,居全省第6位,皖北第2位,同比增长74.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5件,居全省第6位。创新基础能力提升,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72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稳健开展,上半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10笔,融资额达705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全省第4位。今年以来,重点科技工作也取得扎实进展。

一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加大。突出“四个支持”:支持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落实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2015年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减免所得税4793.6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7%。对昊源化工、晋煤中能、阜南沪千2015年研发项目组织鉴定,预计可为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500多万元,提升了企业创新积极性。认真落实省自主创新政策,上半年全市企业研发仪器设备补助争取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有68家企业将获得省研发设备补助2802万元,仅次于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总量居全省第4位,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首次组织参与省重大科技成就奖推荐,有6个项目推荐参与201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开展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全市有80多项科技成果进入初审程序。支持企业成为科研组织的主体,推动市内企业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农大等省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用研发机构。支持企业提升研发组织能力,多次举办企业创新能力培训班,有500家企业、近千人次接受科学创新能力培训,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存量”抓提升,“总量”抓扩张的原则,不断增强平台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资源共享和服务孵化等功能,积极构建科技研发、转化、合作、服务多元化创新平台。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界首粮食机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界首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报省政府待批,将实现阜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进一步完善,吸纳创新型小微企业17家。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得到加强,有100多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利用情报所“市科技创新数字资源信息平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6.08万次,下载5488次、近3.7万页。创新平台建设对增强全市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广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办法及有关优惠政策的解读、咨询和辅导工作。针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综合运用战略规划、政策辅导、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多种手段,着力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路线、投资融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确保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面纳入认定范围。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2015年,我市有84家企业被评为安徽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居全省第一。今年,我市共申报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10家,其中,成熟期企业78家、成长期企业72家,131家企业申报了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入库项目,为完成全年高企认定任务打下了扎实基础。

四是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首位产业等产业技术需求,筛选凝炼11个重大科技专项申报上报省争取支持。该批项目实施,将有力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战略性产品开发,对于加快我市调结构转方式,推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科技项目实施管理,目前阜阳市承担的安徽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已经全部完成验收。

五是创新创业工作深入推进。筹办阜阳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江淮双创汇”-走进阜阳活动方案逐步落实,阜阳市2016年创新创业大赛已经完成报名工作。组织企业和团队积极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阜阳市组织报名参赛企业数居全省第6位。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市科技创业中心举办的“创客星期三”取得良好成效。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成功举办2016年度科技周活动。

六是知识产权综合效能提升。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效能。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工程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深入实施,形成强旺食品、昊源化工等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著改善,上半年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5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0件。知识产权投融资额明显增加,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显现。截止上半年全市专利质押贷款累计已达21笔,融资额累计达1.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