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自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阜阳市工商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地域优势,以深入推进“三证合一”、“先照后证”、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管理等简政放权措施为重点,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改进行政服务,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三大特点,体现民营经济增长快。一是推动了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升温。截止7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4.7万户。全市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9万户,其中:私营企业6264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218.3亿元。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总额同比增长64.8%和62.4%。据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户数,阜阳市位居全省第二。二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截止7月底,全市新登记的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3563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953人,同比增长72.3%。三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市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9%,户数同比增长27.1%。
二、两个推进,助推民营经济大发展。一是全力推进“三证合一”改革工作。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工作座谈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下发实施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依托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全面实施“三证合一”。截止目前,市本级已办理“三证合一”证照300余份。二是全力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工作。做到了“两严”,即: 严格落实先照后证改革,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对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的改为登记后置审批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同时告知申请人必须取得相关审批部门批准文件后,方可从事相关业务的经营。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风起云涌,更多投资者主动适应培育发展新动能的要求,更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电脑软件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子商务、云服务等新兴行业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