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召开凤丹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

12.05.2015  01:58

  5月6日下午,铜陵市属新闻媒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凤丹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召开。铜陵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必胜,铜陵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毅,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胡先富,铜陵日报副总编辑刘成发,安徽凤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及铜陵主要媒体新闻记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安徽凤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兆玉主持。

  与会人员围绕铜陵凤丹的特点、优越性、经济价值、历史文化等展开座谈,并就如何开展好下半年凤丹的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座谈会上,大家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工作思路。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必胜要求各新闻单位要制订好详细的宣传方案,各新闻媒体要依据自身优势,开辟专栏,组织骨干力量挖掘铜陵凤丹的文化、种植、深加工等方面的深度报道,进一步提升铜陵凤丹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抓住铜陵凤丹高产、高含油率、高品质特点,寻亮点、选重点、分阶段、全方位地做好凤丹各阶段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展示铜陵凤丹在牡丹籽油开发中的独特优势,为加快铜陵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增强安徽凤丹产业联盟的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铜陵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毅就凤丹的宣传工作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他提出,凤丹的宣传,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要让企业和市民了解铜陵发展油用牡丹有什么优势,有哪些可行的路径,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什么;其次,要从种植和加工两方面,总结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帮助大户和龙头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发挥好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让油用牡丹的种植、推广,对百姓更有吸引力。同时,下半年的凤丹宣传工作要提前谋划,通过搭建体验、展览、摄影等不同的载体,对铜陵凤丹进行全媒体宣传,从而更好地展示铜陵牡丹产业的发展情况。

  据了解,自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公告批准牡丹籽油成为新资源食品和高品质食用植物油后,油用牡丹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并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会长、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材说,油用牡丹浑身是宝,既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又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牡丹籽可榨油,牡丹花蕊可做茶,牡丹花粉可加工成化妆品、保健品,牡丹籽壳可加工成药品,牡丹根皮本身就是重要的中药材“丹皮”。尤其是牡丹籽油的食用开发,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安徽凤丹产业联盟理事长李兆玉介绍说:“铜陵是凤丹牡丹的原产地之一,铜陵凤丹是传统农业特色资源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铜陵凤丹母仪天下,孕育了成千上万个牡丹品种,目前全国已种植的油用牡丹中有90%栽种的是铜陵的凤丹,而能结籽的牡丹品种只有三分之一,能榨油的牡丹籽全国只有两种:铜陵凤凰山的牡丹(简称凤丹)、西北的紫斑牡丹。这两种牡丹相比较,凤丹的结籽率和出油率更胜一筹,凤丹的种植区域也更广阔。这些优势,必将为铜陵牡丹产业的发展开辟美好的前景。

  最后他表示,要通过大力宣传铜陵牡丹资源优势和文化内涵,打造铜陵牡丹特色品牌,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积极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努力实现油用牡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共赢。

  摄影报道 韩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