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找到金融扶贫“金钥匙” 用足用好货币政策
找到金融扶贫“金钥匙”截至3月底,安徽省各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82.27亿元,同比增长26.22%。
社区e银行牵线搭桥助贫困茶农卖茶增收
位于大山深处的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每天天一亮,家家户户就不见人影,大家都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去了。春茶是山区农户一年收入的“大头”,他们一刻也不愿意耽搁,争分夺秒抢摘鲜叶。
4月27日傍晚,村里56岁的贫困户吴国发背着满满一篓子鲜叶下山。他告诉记者:“谷雨前后的鲜叶大约能卖到30~40元/斤,这个时节的价格在十元到十几元不等,今年我已经采了六七千元的茶叶,收成好过去年。”吴国发家里负担重,母亲生病,妻子身体不好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尚未成年。不过如今的政策越来越好,每年各项扶贫补贴有几千元,加上茶叶收入八九千元,村里还组织种植“幸福菇”,吴家脱贫指日可待。
奇峰村是“牯牛降野茶”的原产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茶叶是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茶厂规模小、销售渠道单一,茶叶知名度不高、附加值低等原因,茶价一直卖不上去。“现在卖茶方便了,不用出村,价格也高。”村头一家茶厂的负责人汪杰军道出其中的秘诀。这得益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来奇峰村任第一书记的张哲。 2014年底张哲一来到村里就看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尝试通过“互联网+”模式发展茶叶产业,帮助村里注册了“四库春雪”茶叶商标,于2016年9月正式启用,同时建立了淘宝网店和微信公众号,打通奇峰村茶叶和消费者的销售通道。去年张哲利用自己金融领域工作的优势,联系安徽农金社区e银行电商平台,帮助销售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家中的茶叶,让村里的山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当天正在茶厂负责包装茶叶的石台县农商行电子银行部经理金王来介绍:“去年是首次尝试,启动的晚,平台销售了500斤。今年早早在首页精品预售中推出村里的‘四库春雪’,没想到反响热烈,迄今已经销售了3000份共计2400斤茶叶,创收77万元。预计今年经我们电商平台销售奇峰村茶叶的总规模能达到5000斤。 ” 据统计,奇峰村有农户473户,其中仅贫困户就有138户358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3.9%。去年奇峰村自有品牌茶叶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销售,辐射带动100多户农户,户均年增收近2000元。张哲表示,今年与安徽农金电商平台合力打造品牌,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茶叶,努力实现让每户茶农增收5000余元,2018年力争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2%以下。
小额信贷量体裁衣对接贫困群体多元化融资需求
奇峰村村民汪玮,今年20岁,不愿外出打工而是一门心思自己创业。 “我妈右眼失明,常年服药。我想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同时,我又想自己挣大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汪玮说。
小伙子学过驾驶,想开挖掘机,只是没有资金。去年村里小额扶贫贷款下来,手续简便无需抵押,他借了10万元小额贷款,自己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几万元,七拼八凑了20万元买了一台挖掘机。汪玮母亲乐得合不拢嘴:“一年下来,净收入有十几万元,村里的小额贷款真是帮了我们全家人,孩子事业上顺心,感情上也获得丰收,谈了女朋友呢。 ”
“奇峰村最好的资源就是生态,要致富先修路,破除长期困扰旅游开发的交通瓶颈。 ”张哲介绍,2016年池州市投资近2000万元的奇峰村公路畅通工程已经正式动工。今年1月村里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实地考察,优秀的自然条件和民宿旅游的开发思路得到专家的肯定,帮助制定了《奇峰村民宿发展前期规划》,目前有大型公司考察民宿度假村旅游项目,有望通过对接金融支持,推动本地民宿农家乐的发展,最终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贫困户收入,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何对接贫困群体多元化融资需求,是考验各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大课题。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宣传部部长徐金伟介绍,在我省,72.6%的金融扶贫主办行都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他们发挥其基层网点多、覆盖面广的区位优势,深入一线开展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及金融需求情况的摸底调查,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金融服务档案建设,实行“一户一档”全覆盖。截至3月末,全省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1.25亿元,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2017年1季度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87亿元,占一季度发放总量的97.2%。省国开行、省农发行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目前“两行”已评审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0余个,涵盖我省全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8.3万人及同步搬迁人口约30万人,全省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资金9.8亿元已于当年全部发放完毕。
用足用好货币政策降低扶贫贷款融资成本
“设立扶贫再贷款,专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是去年央行金融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徐金伟介绍,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扶贫金融的主力军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但受限于经营范围等因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成本相对较高,存款规模也相对有限,资金期限不稳定,因此,央行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专项成本较低、期限较长的扶贫再贷款。
2016年3月,在总行创设扶贫再贷款工具后,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制定出台《运用扶贫再贷款精准支持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层面明确操作细则,辖内人民银行系统积极探索多种“再贷款+”业务模式,将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扶贫再贷款政策相结合,推动信贷资金流向扶贫重点领域。截至3月末,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23.2亿元,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34.2亿元,重点支持了贫困县域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发展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的金融需求。
据了解,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合理延长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成本较低、期限较长的资金来源。 “与普通支农再贷款相比,扶贫再贷款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二是累计展期次数最多达到4次,从而使扶贫再贷款的实际使用期限最长达到5年。 ”人民银行石台县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现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是4.35%,而扶贫再贷款的利率只有1.75%,远低于基准贷款利率。
2016年以来,人行合肥中心支行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以“特惠”“精准”为准则,在全省全面启动并快速推进金融扶贫攻坚工程,取得积极成效。据了解,今年1月至3月,全省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00亿元。题图:庐江县冶父山镇魏岗村的村民,在村口的立高家庭农场“扶贫车间”里打工。该县将“扶贫车间”搬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目前全县就业扶贫点已吸纳1100余人就业。
·经济快评·
共享雨伞来了,别走“前辈”的弯路
-何珂
早上出门还艳阳高照,下班时却大雨倾盆,没带雨伞怎么办?近日,共享雨伞现身广州街头,用户只需在线上确认借伞、下单,即可取用一把雨伞。
分享经济无疑是当下最火的概念之一,房屋、充电宝、单车等许多资源都可以用来被共享,雨伞也不例外。据了解,共享雨伞用起来很方便,用户通过扫描自助借伞机上的二维码解锁便可借走雨伞,归还时,直接将雨伞放入借伞机即可。共享雨伞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从中享受了舒适便利,也提高了雨伞的使用频率,减少了资源浪费。经过“共享单车”的洗礼,大家对分享经济逐渐产生了价值认同。但作为分享经济的又一支新生力量,在雨伞供应、科学设置借还地点、监督使用和保障维护等方面,共享雨伞也要积极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
确保共享雨伞供应充足和伞体完整,尤为重要。分享经济的本质是以租代买,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从注重所有权到注重使用权,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分享经济一步步改变。但共享单车在普及中,损坏、盗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的“共享精神”似乎没有想象的高。而且,共享雨伞体积小,更容易被随处乱放甚至被顺手牵羊。解决这类问题,不妨采用先进技术来保障雨伞安全,比如安装电子芯片提醒用户及时归还。
好借、好用,也要好还。共享单车如何停放仍在探索中,不少人还反映需要用车时常常找不到单车。有鉴于此,共享雨伞想要“用得好”,必须在方便人们取、用、还各个环节上做足功课。不妨多投入一些自助租借归还设备,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让“在外借伞,在家还伞”的想法照进现实,解除借出来的伞无处安放的困扰。
只有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盈利模式,共享雨伞才“用得好、用得久”。目前,不少分享经济运营商是靠押金获利的。不过,运营商不能把押金当成获利的唯一方式,还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比如在共享雨伞的伞面上发布广告等。分享经济快速发展,能分享的东西越来越多,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不同领域的分享经济遭遇的困扰有相似也有不同,不能否认,共享单车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总结出来的经验,同样适用于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甚至共享衣橱等多个分享经济领域。分享经济的参与者不妨多借鉴“前辈”的经验教训,尽量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