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参与“一带一路”路径渐明

13.03.2015  11:42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券商、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应进一步放松相关管制政策,提升金融业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形成金融支持合力,同时也护航“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同时,应深入研究沿线重点国家的利益诉求和项目信息,制定相关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瞄准重点国家、行业、项目精准发力。

   金融业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近期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方案已经过多轮修改。公开资料显示,在金融支持方面,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机构已将“一带一路”视作施展拳脚的机会,均在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投资模式,并提前研判获取收益的时间窗口。而多个地区也显露出引进资金、借政策之机加大项目推出力度的苗头。

  在鼓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金融业正面临一个更为广阔的资金运用和创新空间,而金融业内人士也正在关注资本如何把握境外投资机会的命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证监会创新部巡视员欧阳昌琼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券商等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好时机。新“国九条”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证券期货行业的对外开放水平。证券业的开放既包括机构设立的双向开放,也包括业务的跨境服务。应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证券金融机构走出去,设立、收购金融机构,为中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服务。他建议,一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可以在上海等自贸区先行先试。

  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表示,商业银行的跨境金融服务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投资经营活动必需的支持和保障,建议进一步放松相关管制政策,提升商业银行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简化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及并购的审批核准手续,鼓励支持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布局。同时,为鼓励商业银行对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项目提供融资和担保,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适当调低风险权重,扩大商业银行短期外债指标,并将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出口优惠买方信贷等支持政策扩展至股份制商业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认为,应设立离岸证券交易市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沿线国家实体经济与中国资本市场直接对接。建议在上海自贸区或广东前海推出离岸证券交易市场(即“国际板”),通过相应制度设计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企业赴中国上市。

   酝酿险资参与方案

  在“一带一路”投资项目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望成为突破口。保险作为长期资金的金融支持和风险保障功能亦将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建议将保险作为制度性安排,纳入“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之中。他认为,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与资金融通机制,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应进一步支持保险业尤其是大型保险金融集团走出去,支持中资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资金境外运用的范围和形式,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效率。吴焰还建议鼓励银保联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无缝连接”的保险金融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王毅建议引导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加强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实现项目信息与融资保险及时对接,形成金融支持的合力,并加强“一带一路”融资平台建设。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融资除了依靠银行,还需要信用保险解决收汇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酝酿保险业参与“一带一路”的支持方案。机构人士认为,仅就投资机会而言,保险资金可以参与相关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或通过参股公司,或投资为小微企业出口服务的创投基金,或发起设立专项基金投资标的企业。而从风险保障角度而言,保险对大型出口装备、中小企业外贸信用等对象均可起到保障作用,金融支持的力度有望随着战略的推进而逐步显现。

  在研判投资机遇的同时,“一带一路”涉及的金融风险也被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王毅表示,中国信保公司国别研究中心每年对全球的192个国家的国别分析进行报告,并已按年度专门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较大。“让中国企业走得出去、走得稳,是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认真做好的功课。”他建议,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沿线重点国家的利益诉求和项目信息,制定重点国别相关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瞄准重点国家、行业、项目精准发力。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