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用上“合肥造”

07.09.2016  20:36

据合肥在线报道,“合肥造”技术又一次走向世界。今年8月份里约奥运会震撼开幕,这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宴一大亮点就是实现全球首次8K现场实况转播,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画面的正是京东方98英寸的8K超高清电视。正是合肥在全国率先走出的体制机制创新,成就了像京东方这样让“合肥造”技术走向世界的企业。

这一片改革沃土,处处显示出生机。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合肥正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全力推进协同创新,打造一条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合肥路径”。

政策扶持

“1+3+5”政策体系撬动社会资本

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令巴西人骄傲的地标建筑——明日博物馆所设立的展览“体验未来:电视的演变”,采用的正是京东方生产的98英寸8K超高清电视。

以直播的奥运游泳比赛为例,使用8K超高清产品观赛,能清晰地看到“飞鱼们”游泳的英姿,手臂划水时溅起的水花、大口换气时的神态和脸上的水珠都一清二楚,观看体验甚至远超现场……作为奥运期间巴西唯一的奥运8K实况转播显示终端,BOE(京东方)98英寸8K超高清显示产品,画质极为细腻,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色彩,为观看者捕捉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短短6年间,合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国内唯一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京东方在肥投入的10.5代线,建成后就将全面生产65英寸以上大尺寸的8K超高清液晶显示屏,开启全球显示领域新的里程碑,引领大尺寸超高清显示新时代。

合肥市还在全国率先就创新科技投入机制设立“1+3+5”政策体系。通过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1个若干规定、3个管理办法和5项具体政策。扶持方式上,通过基金、“借转补”、财政金融产品和事后奖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跟进,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

而财政资金与市场融资结合,真正实现“四两拨千斤”。

数据统计,目前合肥“1+3+5”政策体系已累计投入资金126.3亿元,这些措施让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3%,各类市场主体增至44.7万户。“十二五”期间,合肥累计招商引资1.27万亿元、年均增长15.7%,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9家。

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瘦身”让创业者轻装上阵

在合肥办事很轻松,各类审批项目越来越少。”这是大多数来肥发展企业的最大感受。

从行政审批大瘦身到双休日预约服务、并联审批进园区、再到为企业全程免费代办工商登记服务……告别了以往企业办事“跑断腿”,近年来,合肥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不断优化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已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办事流程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最大限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今年以来,合肥市行政审批一再“瘦身”,按照最新公布的市级保留的101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75项,占全部事项的74.3%。经过清理及流程优化后,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进一步简化。减程序、减费用、减时限,让办事者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下一步,本着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我们将对照各类审批事项的申报材料、审批环节、办事时限逐一进行梳理,一律取消与审批无关的材料。”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合肥市在改进和创新审批方式上也作出有益尝试。继并联办理进园区、双休日预约服务、重大项目前期调度之后,重点投资项目“缺件受理”的推出,也广受好评。据介绍,缺件受理制度主要是在消防、规划、人防、环保等8个窗口的17个审批事项中推行,按照“缺件先行受理、先办后补”的工作模式,将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医疗改革

公立医院药品平价卖社区医院看病医保可报销

如今,在合肥的公立医院开药你会发现比以前降价不少;一些市民有了“小毛病”也不再往大医院里挤;取消药品加成,开药更便宜……去年4月1日以后,合肥市各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全面更新,通过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社会办医等让市民看病更便捷。

去年开始,合肥所有公立医院都取消了药品加成,在公立医院就能买到零差率的药品。自此,合肥公立医疗机构合理降低了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部分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按照计划,到2017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耗材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控制在40%以下,其中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二级医院控制在35%左右,城市三甲医院控制在45%左右。

另外,提高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拉开不同等级医院、不同技术水平医疗服务差价,群众就医负担不增加。

除了报销更方便,今年,合肥每个县(市、区)都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城市主城区签约面达到10%,农村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分担。

科技创新

开拓中科大先研院“试验田”探索科技体制发展新路子

集聚了中科大、合工大以及60多所高校资源,合肥这座科教城市在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勇于探索。位于大蜀山西麓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是这样一片承载体制机制创新的土壤。

走进中科大先研院一千多平米的大厅中,陈列着近百种安徽省优秀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能说会道的机器人小曼、佳佳,生动演绎了合肥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成果;科大讯飞展示的语音合成播报的《新闻联播》,让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体现得活灵活现;江淮iev6s纯电动汽车,则是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新的成果展示。

随着技术、人才、资本之间的碰撞不断擦出火花,中科大先研院已经成为科研成果与企业孵化的“试验田”。如今,在这里播下的“创新种子”已成智慧森林,云杉光电、安徽芯核防务、阿巴赛3D打印、诺迈新材料等一大批创新企业先后涌现,仅仅3年已赢得“江淮硅谷”美誉,成为引领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科技“爆点”。

参照中科大先研院的建设模式,合肥目前正在打造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个产业研究院。与此同时,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8个高端创新平台,也在建设成长中,科技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红利正在凸显。

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添加“自选动作”由百姓“点单

开学了,孩子们的中午饭在哪解决?”九月份开学,庐阳区3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式启动了“午餐服务工程”,孩子们在学校就能吃上健康、营养的放心午餐。海带烧肉、板栗烧鸡、千张烧排骨……特意为学生们搭配的营养餐,出现在了第一周的菜谱上。

庐阳区率先推进的放心午餐,还仅仅是全市“午餐工程”推进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合肥各项民生工程投入35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合肥还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6万套,实施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124个,整治老旧小区297个。教育方面,合肥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106所、幼儿园235所,合肥学院成为全国应用型大学建设和改革的范例。医疗领域,合肥新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300家、床位1.2万张。

一幅倾力民生的幸福画卷正在绘制的同时,合肥还进行改革,市民可以根据所需“点单”民生项目。

从2012年起,合肥市民生工程首次添加“自选动作”实施“33+X”项目。“自选”的“X”年年有所不同,让民生工程更“接地气”,更有“合肥范儿”。与此同时,市财政局门户网开设问卷调查专栏,动员社会各界为2013年市级民生项目做选择。合肥民生项目建设实现“民定民享”,从“政府配餐”转变为“群众点菜”。到如今,合肥80%以上的市级民生项目均源于社会公开征集,由老百姓说了算。(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