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山区志愿者:为走好“爱心路” 5年换了3次车

10.12.2014  22:04

  吕引立(右一)与志愿者一道为贫困生送物资。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12月2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室外温度6度,高山地区又要下雪了。

  “每人一件羽绒服、一双棉鞋、一双运动鞋、两双袜子,全新的。”吕引立正忙着为高山的贫困孩子准备御寒的冬衣。两天后,他将开着自己的小车挨个送到9个乡镇123个贫困娃手中,“这一圈下来,行程又是600多公里。”

  今年51岁的吕引立,是酉阳县疾控中心职工,工作之余帮扶山区贫困学生。爱心路上,5年,他换了3次车——

  改走“爱心路”

  早在2001年,老吕就学会了玩电脑。闲暇时间,老吕除了聊天就是打游戏,有时为升级游戏装备还花上万元的钱。

  2009年2月,老吕在网上结识了深圳一爱心群,帮忙在酉阳县落实了8名贫困学生进行帮扶。

  “为爱心牵线搭桥比打游戏有意义。”吕引立决定不再沉迷游戏,“改走”爱心路,加入了这个群,成了爱心组织在酉阳的联络员。“核实资料,联系资助活动。”

  很快,对8名贫困学生的爱心捐款送到了学校,但这些资金是如何分配的、是否真的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却迟迟没有回复。

  “让爱心真正落到实处。”吕引立联系上8位同样有爱心的网友,创建了“爱心酉州”QQ群,打算走好爱心路“最后一公里”,专门负责面对面走访核实贫困情况,进村入户送达爱心捐款和物资。

  随后,老吕还着手完善了爱心帮扶程序,先由学校提供贫困生的基本资料;再由群友实地考察、核实情况;然后落实群友以“一对一”、“二对一”、“五对一”等形式对每名贫困娃进行每年1000元资助;最后,爱心群成员定期对贫困学生家访,并在酉阳论坛上开设“让我们手牵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专页,及时公布助学反馈信息。

  5年换了3次车

  就这样,老吕骑着那辆买了两年的摩托车,在酉阳的高山峡谷间,开始了他的“爱心路”。

  第一次出征就是距县城70余公里的宜居乡楼底村九房小学。老吕回忆,奔驰在水泥路面,冷风像刀子一样刮着脸和双手;在山路上盘旋,双手得紧把住方向盘,稍不留神就会冲下悬崖;碰上泥浆路面,只有稳住龙头向前冲。不通车的路段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积水、泥浆往鞋子里灌,淌过溪流时,40厘米深的河水淹没了裤腿。

  “头上、背心是汗水,裤腿、双脚是泥水。”同是志愿者的张雪平回忆,2009年冬天,为走访贫困学生,老吕在条路上往返三四趟,“一路下来四肢酸软无力。”

  吕引立的妻子说,雨雪天,丈夫照样骑着摩托车奔走。她常说,外面冷,天气好了再去。可老吕说,不及时送去御寒的衣服,孩子们会更冷。因为心疼丈夫,2009年10月,妻子拿出1万元积蓄,为老吕换了辆二手奥拓车。

  3年后,受资助的孩子增加到了近100名,走访次数更多了,奥拓车容太小,坐不了几个人,老吕又花1.5万元换了一辆二手长安车。去年4月,老吕驾车前往万木乡蒲子村走访。途中山路坑洼,结果一扇门给颠簸掉了。7月,老吕一咬牙,花了7万元换了辆全新的欧诺车。

  “5年换了3次车。”酉阳县文明办方科长称,“改走”爱心路,老吕与爱心网友们给山区的贫困学生带来了希望——

  双泉乡白马完全小学新添了体育用品;贫困学生杨素琼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饭;面临辍学的冉卫容又走进了课堂……

  爱的路在延伸

  “你们的帮助,我得以继续读书,你们的爱心,让我从自卑变得自信……”今年感恩节,贫困学生吴玉珍给老吕写了一封感谢信,“你们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保障,还有精神鼓励。”

  其实,老吕一直拒绝孩子们的感谢。他说,帮助贫困学生,不只是吃饱穿暖不辍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阳光地生活, 唯一的回报就是长大成才,将爱的路延伸下去。

  “吕叔叔们的爱让我们温暖,我们要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在这批即将送出去的衣裤鞋袜中,那123双棉鞋就是一位网名叫“桂花”的网友,出钱找鞋厂为贫困孩子们订做的。“桂花”是酉阳人,是老吕资助过的贫困学生,现在在深圳打工,“工资不多,但挤点出来买些鞋子没问题。”

  5年爱心路,在老吕的组织下,“爱心酉州”QQ群变更为“手牵手爱心互助”组织,资助贫困学生人数达150余人,成员由当初的8人发展到400余人,其中有公务员、企业家、小摊贩、下岗职工,还有如网友“桂花”一样曾接受过帮助的贫困学生。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酉阳职教中心学生肖健身患重病。在学校流行音乐社为他举办的慈善演唱会上,贫困生石玉琴深情演唱了一首《最好的未来》。她说:“虽然我还是学生,但要用自己的方式传递这种爱,让大家都拥有最好的未来。”

  老吕说,为了贫困孩子们最好的未来,他还将驾车驰骋在爱心路上。

责编: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