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稳健宽松 民营资本获准进入关键领域
新常态要有新应对。从民营资本打破垄断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打破僵局启动试点,一系列以往想改不能改、想动未动的重大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推进下,今年得以轮番出台。这些密集的改革推推动了产业转型,为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发展积蓄内力、强筋壮骨奠定基础。
□金融
货币政策稳健宽松
今年以来“央妈”引导利率下行、向市场注入活力的意图颇为明显。央行二季度两次定向降准,一个月内两次下调正回购利率,9月开展SLF(常设借贷便利),11月底宣布降息,一系列调节手段使货币市场整体流动性保持适度宽松。
对此,央行明确表示,增强流动性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担忧依旧存在,增速放缓、监管层频频出手的种种迹象是否证明,中国“通缩”时代已经来临?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与通货紧缩作斗争,中国也面临着内需不足和企业债务被放大的风险。而中国目前面临着结构性问题,有调查显示,医疗、环保、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的资产负债率,远远低于钢铁、煤炭、化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但以往大量资金流入过剩产业和低效企业(项目),形成了资源错配。
可喜的是,在央行将流动性注入市场时,对小微企业和“三农”开始有所倾斜,以6月的定向降低准备金率为例,就是面向那些相关经济实体经济贷款比例达到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此同时,跟小微企业息息相关的民间P2P网络平台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监管层对P2P给予了宽容和肯定的态度。
民营银行破茧而出
宁静的泥潭需要灵活的鲶鱼。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设立民营银行列入金融改革内容。2014年,民营银行的筹建终于破冰。
5家民营银行在今年下半年破壳而出。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的背后,站着腾讯、阿里、复星、均瑶、万向等民营企业。早在民营银行获批前,互联网巨头联合基金公司推出的“宝宝”系列互联网理财产品,让传统银行体会了一把存款松动的焦虑,而新兴的第三方支付也一举颠覆了银行业的线下网点。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民营银行迅速找到了草根阶级、小微企业作为忠实的拥护者。传统国资银行不得不开始反思过去“高大上”的形象如何更亲民,如何在存贷差模式增长疲软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找到新增长点,如何更有效率地降低不良贷款率,如何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如何找到与民营银行合作的契合点。
业界认为,历时21年酝酿于今年11月底央行、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利好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存款保险可抬升中小银行的信用,一定程度上将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等竞争。
□国企
混改迈出实质步骤
2013年底,国资委曾披露一组数据:当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但从实践上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依然有民资话语权不高、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未进入战略级领域等几块“硬骨头”要啃。
今年7月,国资委宣布6家央企作为混改攻坚试点:中央企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中粮、国投集团入围;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中国医药集团、中国建材入围;中央企业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中,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建材、新兴际华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入围。与此同时,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7个领域,在2014年开始向民资敞开大门。
今年2月,处于国家战略产业的中国石化“抢跑”混合所有制改革,3月24日,中石化公布油品销售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时间表,31日将完成油品销售有限公司设立;6月底,完成审计和评估,公布引资方案等。
4月16日,港股中信泰富发公告宣布以2269亿人民币对价,从母公司中信集团手中收购其主要业务平台中信股份的全部股份,此举被认为是央企整体上市的新动向。业内认为,资本市场将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深化的主战场之一。
□薪酬
央企负责人合理降薪
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在2014年底展露颜面,改革将于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此次改革首批将涉及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等72家央企的负责人。央企负责人薪酬将由过往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调整为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为体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对这些负责人原则上确定相同的基本年薪。
根据改革方案,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将按照上年度央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确定;绩效年薪根据考核结果,不超过央企负责人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则不超过央企负责人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这意味着,央企负责人与职工的薪酬差距将从目前的12倍左右降到7到8倍。下一步央企高管薪酬改革将严控公积金缴存比例,央企负责人缴存住房公积金比例最高不得超过12%,缴存基数最高不超过企业负责人工作所在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未来,央企高管中组织任命和市场竞聘,或职业经理人与出资人代表之间将在薪酬方面泾渭分明。随着分类的细化,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内部股权激励改革也将逐渐变成企业质变的动力。
□案例
中石化混改进入关键阶段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新的态势下,能源领域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新的活力。这其中尤以中石化的转型改革最为引人注目。从年初中石化宣布将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与混合经营,再到年中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时间表,再到一系列的重组、引资以及合作,然后到9月份完成25家外部投资者超过1000亿元的引资入股。这家能源巨头一系列的改革动作让外界对其未来的转型发展充满了期待。
实际上中石化大力度的引资改革十多年前曾有过一次,比较前后两次改革可以看出这家老牌国企积极适应新常态、勇于再出发的特点。2000年前后中石化海外上市,壳牌、埃克森美孚、BP阿莫科三家外资石油巨头以18亿美元认购中石化股票的筹码换取了苏浙粤闽四省的石油市场。当时一批学者质疑中石化此举是用市场换美元。现在看来实质上也是用市场空间换发展时间的无奈之举。因为海外资本虽然加速了中石化的业务发展,但是对公司治理、经营水平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转眼15个年头之后,中石化成为今年《财富》500强名单的第三名,首次把全球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挤出了三甲之列。得益于中国经济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石化在做大之后变得又大又强。而借着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东风,中石化开始寻求新的改革突破。在今年的混改过程中,全球资金都快踏破了中石化的门槛,但是中石化说自己并不缺钱,要的是能够激活自身活力的因素,并且提出“产业投资者优先、国内投资者优先、惠及广大人民的投资者优先”。所以在9月份的引资入围名单中,除了银行、保险等国有资本之外,还出现了腾讯、复星、汇源等诸多民营资本,但是难觅海外资本。而在业务层面的合作上则是出现了顺丰、大润发超市、1号店、海尔等众多与中石化可以形成产业互补的跨界公司。
中石化想通过这次改革使得公司治理更加专业和透明,并且提高经营水平,最终让更广大的投资者受益。而在业务上中石化畅想未来将为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油品业务的占比则会逐步降低。前后两次的改革引资可以看出中石化在做大又做强之后底气十足,跟随着变化的经济形势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转型姿态,积极为未来的发展进行全面布局。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