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加强财务统计工作 全面准确反映供销社成果

13.05.2014  18:51

重视加强财务统计工作    全面准确反映供销社成果

合肥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绘华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供销社系统经营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也日益多样化,这对财务统计口径和方法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至岁末,一年一度的财务统计年报工作即将开始,为了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反映出各地供销社一年来的改革发展和经营成果,笔者结合多年来分管供销社财务统计工作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财务统计工作重要性

      财务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供销社工作的始终,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一年下来,工作做得怎么样,效果如何,上级是如何评价的,归根到底都要通过财务统计工作反映出来。总结平时工作,我认为财务统计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1、财务统计工作是上级社评价下级社的重要依据。一个单位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结果怎么样,上级领导是怎么评价的,主要是看财务统计成果。具体而言,就是说一个县(市、区)供销社、一个直属企业,年终到了,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怎么样,目标考核在全省、全市到底能排多少位,最终的考核评比结果如何等等,这些都要靠财务统计工作来反映,要靠财务上的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利润额增长幅度,以及统计工作中的销售总额、销售额增长幅度、再生资源购销额、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等几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反映出来。因为,各级供销社的领导不可能每个地方、每个网点都去察看,时间上也不允许,要想掌握各地的情况,重点是看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财务统计工作是当地政府评价供销社工作的重要依据。大家都知道,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评价当地供销社工作做得如何,除了看到网点建设、为农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看当地供销社经济发展总量,看财务、统计指标完成情况,才能得出正确判断。这几年,国务院对供销社支持力度非常大,就是看到了供销社工作做得好,农资经营、再生资源购销、农副产品收购等等几项为农服务指标比较大,在市场上起主渠道作用,才大力支持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事实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是如此。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为才有位。

      3、财务统计工作是供销社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依据。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拥有化肥、农药、棉花、茶叶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大宗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权,在社会上普遍受重视、受欢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垄断经营权早已不存在,供销社要想重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靠实力、靠贡献,靠实力就是靠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得好,靠贡献就靠经营好、纳税多、社会贡献大,这样社会才认可,才能受到尊重。

      4、财务统计工作是供销社领导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过去我们常说,统计数据是搞好供销社经济工作的晴雨表。现在仍然可以这样说,因为对今天的供销社而言,经济运行好不好,速度快不快,经济结构调整优不优,质量高不高,仍然要看财务、统计报表来分析。特别是统计报表反映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供销社经济总量,也可以直接反映供销社经营成果的大小,看了财务统计报表,领导就知道当月供销社企业经营运行情况如何,下一步工作该如何安排、如何部署,及时把工作重点、主要精力和重要财力向力量薄弱的环节倾斜,以便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5、财务统计工作是全体干部职工提振信心的重要依据。历史充分证明,供销社干部职工都十分关心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一个地方供销社经济发展的越快,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就越高,积极性越高,精神面貌就越好;反之,则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二、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财务统计工作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财务统计工作的关键。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各地供销社要在充分认识财务统计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加强财务统计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财务统计工作的领导。一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要经常过问财务统计工作,要经常研究财务统计工作,每月查看财务、统计报表,挤出时间阅读财务、统计分析;二要确定专人抓财务统计工作。各单位至少要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分管财务统计工作,分管负责人要加强对会计、统计专业理论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会计、统计专业知识,做“内行”人;三要配备专职财务统计人员,特别是专职统计人员。不能让会计、统计人员兼职,因为这两项工作既没有太大的关联性,又都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且事情繁锁、业务量大,各自每个月都要做报表、报报表;四要关心和支持财务统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各单位领导要经常了解财务统计人员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配齐配全必要的办公设施,使财务统计工作条件与新时期新任务相适应,推动全系统财务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五要加强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统计联网直报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早日适应上级社工作要求。

三、夯实基础,提高财务统计数字准确性

财务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基层,来自一个个具体的独立核算单位。因此,要求每个基层单位在上报数据时,一定要把握基本原则,把准一个“”,不能盲目乱报,也就是说在上报数据时,要对每一笔帐、每一个数字都能解释清楚,说明出处,绝不能由县级供销社或市级供销社生搬硬套,更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造数据。要加强财务统计基础性工作建设,夯实基础:一是每个基层单位都要建立专门的财务统计机构,确定专职财务、统计人员;二是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和条件,让财务统计人员舒心工作;三是基层单位的财务、统计人员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四是统计人员要懂业务,要熟悉本单位主营业务的开展情况和市场行情,要有“超前调研、超前预测、超前分析、超前防范、超前运作”的能力,这样在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准确捕捉信息,善于抓获有用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四、应统尽统,提高财务统计数字全面性

供销社目前的经济组织很多,经营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龙头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对外开放办社,还有直接经营、租赁经营、新老体并存经营等等,这些既给我们的财务统计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为我们的财务统计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面对新的形势,财务统计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不能只局限于现有财务统计体系,不能过分依赖财务统计制度上规定的几项指标,要勇敢地打破传统的清规戒律,打破原来的统计模式,象税务部门寻找税源那样,根据当地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应用会计、统计学原理,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指标体系,创新财务统计方法,把应该统计的数据全部、一滴不漏地统计上来,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比如要积极探索租赁经营企业如何开拓统计、对外开放办社企业的数据如何统计等等。这样统计上报的数据才具有完整性、全面性和代表性,才能准确、全面反映供销社的实际改革发展成果。

五、增强责任感,提高财务统计数据时效性

各行各业对财务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都有一定时间要求的,及时、准确、全面、完整向上级和领导提供财务统计数据是财务统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从事财务统计工作的人员要克服清苦枯燥的困难,本着对供销社事业的热心和对财务统计工作的爱心、责任心,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积极工作,按照上级社的规定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个月的报表,同时做好财务统计分析工作。今年只剩下1个月的时间,真正反映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时间已经不多,时间对我们来说十分紧张,非常紧迫,大家要发扬“自找差距、自我加压、自争荣誉”的精神,开辟新方法、新途径,广开思路,千方百计完成上级社下达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和自己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以实际成绩向上级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以一流业绩参加上级社组织的年度考核,争取获得好名次。

六、畅通联系,提高财务统计数字可比性

财务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财务统计工作者要必须学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与上级社、兄弟社之间的联系,随时掌握和了解上级社的工作要求和意图,随时了解兄弟供销社之间几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要把本地区当月上报的数据进行纵向对照、横向比较,搞清楚自己在全市、全省的排位情况。同时还要研究本地区本部门当月上报的数据与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兄弟供销社相比存在的差距,并及时将差距情况向本单位领导反映,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让领导安排进一步工作有心理准备。通过上下勾通、左右联系,这样才能及时、全面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发展情况,上报的数据才能保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开创供销社财务统计工作新局面。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