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在行动]合肥"芯"打造合肥"脑"
还记得1942年在美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么?那是一个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里面的电路使用了17468只电子管、72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50千瓦。再看看如今越来越小、越来越迷你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是什么让庞然大物变得可随身携带?答案是:集成电路。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 2015年9月18日,省政府公布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发展基地名单,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成立,目前,已集聚近100家集成电路核心、关联企业,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材料全产业链格局。
激光直写光刻设备生产车间
从无到有 集聚百家企业形成产业链
集成电路,又称IC,俗称芯片,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它可将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看似一个小小的芯片,实际上暗藏了很多的功能。
目前,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近一半的市场需求在中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却大量依靠进口,仅合肥家电、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每年对各类芯片的需求就达数十亿片,约300亿元。遗憾的是,安徽的集成电路产业更是起步晚、规模小、差距大。“缺芯少魂”,是安徽集成电路曾经的状况。一年时间,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吸引着近百家企业在合肥设厂,从业人员1万多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一季度,基地内共有项目44个,总投资708.68亿元,续建及开工建设的项目共32个,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了产业链。
重视创新 搭建实力雄厚的专业平台
同样,基地十分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联发科技是世界顶尖的IC专业设计公司,产品领域覆盖数码消费、数字电视、光储存、无线通讯等系列,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企业50强”,是亚洲唯一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前十大IC设计公司的唯一的华人企业。 2003年,联发科技来到合肥,主要负责软件设计和开发。目前,联发科技为全球第二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另一企业群联电子为全球固态硬盘控制IC领域的领头者,同时拥有中电38所的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中科大先研院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工程设计中心。
基地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来不定位于芯片代工厂而是研发和设计,不做“手”而做“脑”。 IC企业来到合肥,都会大量投入在研发和设计研究上。目前,联发科技正在建合肥研发基地,总投资5亿元;通富微电的封装测试项目总投资32亿元,预计2016年底竣工投产,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基地内重要的封装测试生产基地;群联电子合肥研发基地,总投资3000万美元,去年7月初开始运营,目前拥有研发人员60余人,预计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敦泰科技合肥研发基地,去年9月初开始运营,研发人员近20人,预计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君正科技合肥研发基地项目,在基地运营满2年,目前拥有研发人员70余人,已开发出3款新产品,新建研发大楼预计2016年上半年开工。
科技成果 3年累计转化400余项
目前,合肥ICC平台等正在加快推进,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主要为建设EDA工具服务平台、IC测试与分析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服务平台、IP核资源共享和MPW服务平台。 3月初,第三方专业管理机构和设备及软件采购招标已完成,计划上半年建成。
同时,基地依托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等搭建了一批仪器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的专业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共计26个,主要包括合肥集成电路服务中心、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电子测试平台、智能传感系统工程实验室等。
这些,都将成为合肥集成电路飞速发展的基础。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组数据:近3年来,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0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 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以合肥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为代表;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两家,分别是:合肥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戈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纳英才 多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一个基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高新区设立产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产业化专项资金、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金融服务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集成电路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加快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合肥高新区还制定了集成电路专项政策——《合肥高新区关于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合肥市也颁布了《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在人才引进的创新与探索中,高新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舍得投入精力和财力,拿出招商引资的劲头,大力招才引智,创业领军人才享有科技经费专项配套;基地内行政审批有“绿色通道”,大学毕业生、海外留学人员、科研人员落户园区创业可获租金补贴、配套扶持及户口迁移、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便利。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海外人才回国创业,高新区还优先给予扶持,已吸引数名“海归”人才进驻,部分项目从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瞄准龙头 打造中国IC之都
基地的发展目标一直都是非常明晰的,那就是:围绕“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两条主线,按照“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产业基地”发展思路,打造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晶圆制造、产业配套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强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利用市场资源构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配套功能。目前,基地招商引资主要瞄准美国、韩国、日本、台湾地区等地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做好承接转移,积极推进台积电、东芝、美光、以及SK海力士项目在合肥进展。同时,基地正在完善孵化园建设,帮助孵化企业提高研发创新效率,促进成果产业化成功率。“我们力争经过3~6年努力,将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电子、面板驱动、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等特定芯片生产基地,全力打造‘中国IC之都’。”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汪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