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观察:皖西老区振兴,迎来哪些机遇?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六安、安庆两市全境纳入,标志着皖西革命老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未来五年,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三次产业比重将达到12∶48∶40,城镇化率提高到46%,林木蓄积量达到1.8亿立方米,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3000元等。日前出台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带给皖西革命老区新的发展机遇。
大项目带动,大幅提升“红土地”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老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写照,而今,“红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发展的春天。
勘测设计、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在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全国“172水利”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下浒山水库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年10月汛期后,下浒山水库坝区主体工程将开工建设,建成后,不仅给皖西革命老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水源支撑,还可将大沙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通过积极争取,我省包括引江济淮、下浒山水库、安庆机场迁建等一大批牵动性项目被列入规划,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巡视员余群说。
早在2012年底,国务院批复由国家扶贫办牵头制定的《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而此次老区振兴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在规划区域面积、范围、任务上都有所区别。 “2012年的规划中,我省境内大别山片区集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行蓄洪区于一体,横跨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刚出台的《规划》则是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核心,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联系和协调发展要求。”省发改委皖西处有关负责人说。
《规划》明确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提出要围绕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积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省将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合安九、商合杭客运专线、济祁高速安徽段等交通运输主通道建设,加快实施下浒山水库、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绿色清洁能源。 ”余群表示。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帮扶金寨“5+1”项目之一的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加速崛起。去年,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12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0.5%,先后引进了信义光伏、皇明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等一批超10亿元的大项目。
“《规划》明确了六安、安庆两市的发展定位。 ”省皖北办专职副主任殷君伯说,在《规划》的“一核心三组团”空间布局中,六安市与湖北黄冈、河南信阳一起被列为核心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电子信息和新型建材等产业,努力打造安徽省重要农副产品基地、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安庆市被列为三大组团之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努力打造安徽省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
“十二五”以来,我省积极扶持皖西革命老区发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石化、轻纺、旅游等主导产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80万亩,支持建设了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4A级以上旅游景区扩大到42家。同时,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安排到县财政扶贫资金17.2亿元,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8万人。省发改委皖西处处长武海峰表示,围绕着《规划》的落实,我省将着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开发铁矿、钼矿、山区农林和旅游等资源,努力把皖西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真金白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速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位于大别山北麓的霍山县,是中西部第一个、全国第四个国家生态县,珍稀物种丰富,是天然的基因宝库。 “十二五”以来,我省加大对皖西革命老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成造林绿化173.2万亩,启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支持霍山等3县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35%。
《规划》明确了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支持政策,提出要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森林、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等。 “根据《规划》,我省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大别山区林业提质增效工程,积极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构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省发改委皖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生态环保方面,《规划》在财政、投资、土地、扶贫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如在财政政策方面,《规划》提出加大老区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等。在投资政策方面,提出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外国政府优惠贷款资金支持等。 《规划》将有利于发挥皖西革命老区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振兴崛起,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利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全省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多极支撑的增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