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集中宣传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
蚌埠集中宣传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
省科协“关于表彰安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决定”作出后,在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蚌埠市科协联合蚌埠日报社、蚌埠电视台、蚌埠人民广播电台组成采访报道团,深入到受表彰的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单位、研究领域,实地采访,立体宣传,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报纸上有“文”、电视里有“影”、广播中有“声”,积极传递优秀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让珠城百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蚌埠日报》记者方国苗,采访蚌埠地区“安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获得者邵建强、张俊祥、刘正、王友贞的通讯报道,再通过有关网络媒体予以宣传,表达我们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敬意!
用心做好航天器上的“螺丝钉”
——记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双环电子集团副总经理邵建强
航天器上的电子元器件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毫无兴趣,而这却是邵建强最重视的。他所从事的产品研发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为航天器提供各种可靠电子元器件。
“这些电子元器件在航天器的发射、遥控以及地面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这些庞大机顺利运作的重要‘螺丝钉’,来不得丝毫马虎。”11月14日,记者见到了正在给元器件做振动检测的邵建强。除了不善言辞外,邵建强还有些“腼腆”。之所以说他“腼腆”,是因为在谈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时,他的声音很低,总是笑着冲记者摆手说,“这没什么好提的”。
就是这么一个不善言辞的技术带头人,在他多年职业生涯里,先后成功地为神舟一号至十号土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嫦娥一至三号探月配套科研工作做出突出成绩,先后获得信息产业部载人航天工程二等功、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
小时候便对电子科学“痴迷”,长大后却阴错阳差地选择了工业自动化专业。“我是个60后,那时候的人都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邵建强说,选择工作时发现,研发电子元器件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可将之应用在某些装备上,为保家卫国发挥作用,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电子元器件研发领域。
“用心做事,认真负责。”成了记者采访中众人对邵建强评价最多的几句话。“科研攻关处处有拦路虎自是不必说,过程艰辛更是常人难以体会。记得在为某次重要工程研发配套电子元器件时,邵总连续加班一个月,也没有好好休息,实在太困了就趁着检测的间隙,趴在桌上休息几分钟。”同事任颂博说。
“航天器对配套电子元器件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实现了‘零失效’,检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才能符合要求。”采访时,邵建强更坦言,每次航天器腾空,举国欢腾之时,他却依然如坐针毡,“只要航天器一刻还没落地,我压在心口的大石就落不下来。”
一个个技术难题攻关,一次次质量检测,一个个元器件达标……邵建强在人生的道路上为自己选择了不断冲刺的“跨栏长跑”,尽管每一次“跨越”的背后都凝结着艰辛付出的心血,但对他而言,是挑战也是诱惑。“不管怎样,做好科研攻关,实现产品‘零失效’的目标,我会始终坚持下去。” (记者方国苗,2014年11月17日《蚌埠日报》第二版)
识破隐藏疾病的“侦察兵”
——记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张俊祥
“病人现在的病情怎么样?”“从‘片子’上看,病人椎骨形态正常……”熟悉的人不用看就知道,张俊祥正在“读片”。
11月12日,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的读片室里,记者看到张俊祥时,他正对着阅片灯解读影像,并不时向一旁的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
张俊祥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气质儒雅。谈及自己“放射科医生”的职业,张俊祥有着独物的理解,“放射科医生不能只是麻木地操作着设备、简单地看着片子,而更应该像侦察兵一样,通过眼睛从复杂的影像片中,识破隐藏的疾病,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影像诊断对从业医生要求非常高,是给出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模糊诊断,还是给出可能会引起麻烦的明确诊断,困扰着每一个从来者。然而张俊祥却有着自己的“秘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态度。也正是这几样“秘诀”给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口碑。
三年前,一位患者在做过肝移植手术后的定期复查阶段,被多家医院诊断为肝癌复发,这样的打击对患者是毁灭性的。在极度绝望中,患者找到张俊祥。凭着丰富的读片经验,在仔细问诊后,判断为局部肝脏高灌注,给了患者生活的勇气。“没有手术刀,我们就是其他医生的‘眼睛’,是‘医生的医生’。”张俊祥认真地说。
医生工作本就繁忙,而往返于磁共振检查室与读片室之间,张俊祥更是不知白天黑夜。然而就是被同事笑称一工作就是“25个小时”的他,教学、科研工作却一样不落下:省级科技成果登记,多次获得医院高新技术成果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医学影像专业首届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特等奖、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成绩面前,张俊祥仍是轻描淡写:“多琢磨,总是有好处的。”
爱琢磨,说到底还是源于医者仁心。张俊祥所带的一位研究生陶苗苗告诉记者:“在平时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张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多琢磨,严谨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帮助病人准确找到疾病根源。” (2014年11月18日《蚌埠日报》第二版)
追逐太阳的“老玉米”
——记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刘正
追逐太阳,阳光好、温度高的地方,成为他常年工作的场所;默默奉献,与家人半年团聚、半年分开是他的生活常态……在安徽科技学院,他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绰号——“老玉米”,这个“老玉米”就是知名玉米培育专家、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刘正。
11月14日,记者见到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的刘正,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很难把他与专家、大学教授挂上钩。
“我的父亲是一位玉米专家,我要接过他手中的担子,不断为高产玉米增添新品种。”也正是为了这句承诺,刘正几十年来执着坚守,劳心焦思,选育出9个玉米新品种,研究出安徽夏玉米生态播种技术,3次刷新安徽玉米高产纪录,用不断的创新成果和出色的推广能力,使临泉成为安徽省首个玉米亩产千斤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儿时便随父亲冬去夏来,往返于安徽与海南两地,劳作于玉米地之中。正是那段生活经历,让刘正对玉米育种情有独钟。子承父业,在高校将玉米遗传育种作为科研方向,辞冬迎夏,循着父亲的足迹,继续往返于安徽与海南两地。为了玉米增产,刘正像个迁徙的候鸟,追逐着南北的“两个太阳”。
回想多年玉米选育过程,刘正直言“特别苦”。“玉米授粉一般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进行,盛夏三伏天,玉米地里更是密不透风,活脱脱像个大蒸笼。”可刘正还要带着技术人员扎进玉米地里,“晒黑不算什么,一般都是晒得脱皮。”
“一个玉米新品种育成的背后通常要近10年的时间,要持续对育种材料仔细观察、记录和取样,这需要育种者必须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全身心地投入。”刘正红着眼睛告诉记者,因为玉米,他也失去了很多。1996年至今,已有18年年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父亲去世,他都没能送终;妻子跟随他为玉米植保,孩子坐在地头无人照顾……聊起家人,刘正满含愧疚。
说起刘正,同事余海兵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无论做什么,他都要亲历亲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逢育种关键阶段,他总是带头下地,仔细观察每一片叶子、每一株玉米苗,看看这些‘宝贝’是不是有病虫害,是不是该授粉。”
“每次授粉时期,人到地里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我们年轻人都爱不了,可是快60岁的刘老师弯着腰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从没有说过苦喊过累。”他的学生王长进说,作为年轻人,更没有理由喊苦喊累。
夏去冬来,做农技推广报告,指导玉米高产创建,毫无闲暇时间的刘正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左右时间,他和他的同事们将再踏上海南的“逐日”之程。(2014年11月20日《蚌埠日报》第二版)
《蚌埠日报》若鱼为刘正事迹所感染,专门为此作了《这样的“夸父”令人尊敬》的“编辑点评”:
刘正教授的事迹,让人想起夸父追日的古代神话。他们都是追逐太阳,为人类谋福利。夸父与太阳竞跑,历尽千辛万苦,直到最后一刻。刘正教授培育玉米新品种,不辞劳苦,追逐太阳,跑海南,钻玉米地,汗流浃背,晒到脱皮,饱受辛苦,却数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时代需要刘正教授这样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人,“地道庄稼人”这个印象,说明他真正扑下了身子,扎根基层,以科研为第一要务,将科研视为生命。这种艰苦,这种磨炼,换来了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增收。这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是一心为民的理想情怀。
刘正教授的事迹,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教授——“魔芋大王”何家庆。何家庆为了让山区人民尽快脱贫,多次出生入死,倾全部积蓄,孤身徒步闯荡大别山、皖南山区、大西南深山老林,把科技送给山区农民,用知识的杠杆撬开贫困山区致富的大门。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锦衣玉食,轻车裘马,而在于以自己所学所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刘正和何家庆一样,在艰难困苦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体现了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夸父”令人尊敬。
为农业节水攻关一辈子
——记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友贞
11月12日下午,位于固镇县新马桥镇的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内,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友贞正蹲在麦地里查看麦苗长势。“你知道小麦‘一生’需要多少水吗?”“100吨水该怎样节约着用,水稻产量才不会缩减?”当记者询问王友贞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时,他反问记者道。见到记者诧异的神情,王友贞笑着说,“我主要就是研究这个的。”
“如今水资源越来越少,相应农作物种植面积也会越来越小。能不能让农作物种植面积不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少呢?有没有办法让农作物喝不饱,而又继续生长?”王友贞认真解释着他的工作,研究农作物的耐旱与耐淹性,规划好水资源,让每一滴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成了他科研生命的主题。
1985年,大学毕业后,王友贞被分配到安徽水利院灌溉试验站从事农田灌溉排水试验工作。“那时候交通非常不便,上下班往返于市区和试验站,要坐轮渡过淮河,然后再‘蹭车’……”王友贞告诉记者,当时有些情绪,但想到自己的研究与农民生产息息相关,便“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近30年。
农业节水攻关并非一帆风顺。“农作物耐旱实验时间长,并且需要多次试验,不断寻找‘平衡点’,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观察、试验,有时候在试验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同事袁先江说,起早贪黑如同家常便饭。
“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只有潜心研究,才能发现这里面的‘奥秘’。”王友贞说,研究农作物与水的关系,既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也可以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效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水资源治理与保护的科技发展前沿,他还先后考取硕士、博士,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读博,让自己的研究不断线。
安徽省淮北地区作物水模型与优化灌溉研究、江淮丘陵易旱区节水灌溉研究、安徽省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各项研究成果屡屡获奖。但“功成名就”王友贞很清楚,节水灌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用“成就”来衡量的。“节水灌溉项目研究不能中断,事业还要继续,我要为农业节水服务一辈子。”王友贞说,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他一生的追求。(2014年11月21日《蚌埠日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