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禁燃禁放管理规定实施 市民如何操办婚丧嫁娶

20.01.2018  00:11

1月18日,沿太平街一家喜铺,店主向记者展示正在销售的电子鞭炮。

燃放烟花爆竹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雾霾 天气 ,产生噪声污染,还容易酿成人身伤亡、火灾事故。为了“保卫蓝天、美化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我市出台了《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并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禁炮令后,市民办理婚丧嫁娶该如何?有什么方式可以替代放炮习俗?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出台规定明确禁限

1月1日起,《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明确:在市区中环线(东至老山路,西至东海大道——大庆北路、南至南外环路、北至淝河路)以内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市区中环线以外的区域为限制燃放区域,限制燃放区域内除国家法定的春节假期和办理婚丧事以外,其他时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另外,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场所和时间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公民人身伤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可以考虑用替代品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刘宏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殡葬管理法律法规,办理殡葬事宜属于个人行为,而个人行为标准应该以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居民的正常 生活 秩序和生活环境为重要前提。虽然哀悼、缅怀、祭奠逝者无可厚非,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但在这个祭祀过程中有很多方式是应该摒弃的,比如送葬过程中燃放鞭炮。作为殡葬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提倡文明低碳祭祀,鼓励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对此,市 婚庆 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柳晓表示,现在雾霾天气频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家都非常理解,婚庆行业协会成员更是配合支持。但新规出台后,有市民提出疑问,春节可以不放鞭炮,婚丧嫁娶怎么办?这么多年形成的习俗怎么改?他建议,可以考虑采用电子鞭炮、礼花筒、礼炮等代替,另外,还可以考虑鼓号乐队、花鼓灯等环保喜庆的方式。

1月18日,记者走访了多家沿太平街的喜庆用品商店,均未找到鞭炮的身影。一家喜铺店主芮伟告诉记者,禁炮令实施后,不会再出售鞭炮,会考虑多进些电子鞭炮等替代品。“店里进了电子鞭炮,外形与鞭炮一样,通电就会噼噼啪啪地响起来,售价从一百多元到二百元不等,已有顾客来选购。”另一家喜铺店主金云说。

习俗要跟上时代发展

民俗专家冯淮南告诉记者,燃放鞭炮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用途很多,过去祭神要放,祭祖也要放,全家聚餐要放,孩子娱乐更要放。

蚌埠以商业码头城市起家,做生意的人多,此俗尤甚。除夕放,年初五接财神要点烛烧香放炮仗。平时,为图热闹、喜庆、吉祥,一些商店、餐馆、酒吧、歌舞厅、浴场、健身房等开业,甚至一个小店面开张,都要请上乐队奏乐,大吹大擂,或请演艺人员表演节目,音箱声音惊天动地,还要燃放大爆竹,晚上还放烟火庆贺。

他说,习俗是约定俗成的风俗,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形式,是民族智慧的体现。但今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的是对今天仍有积极作用的良风美俗。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传统的节日、民俗在保留传统的形式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和自身健康的重视不断提高,习俗中一些落后的部分将会逐渐淘汰,这就需要我们观念不能陈陈相因、囿于旧习,要适应时代发展。因此,对于过年燃放爆竹这种传统习俗,我们要认识到它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不利于社会文明进步,除了需要用法规来限制约束外,也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使我们的行为更科学理性。

传统鞭炮也有替代品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按一下开关,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