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创新形式整合力量促进救助工作上台阶

29.06.2015  11:38

      蚌埠市救助站是安徽唯一的全国救助管理机构一级站,兼负7省(区)跨省接送任务,并承担对蚌埠市范围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和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自2003年以来,救助各类求助人员10.3万余人次。几年来,该站重点抓严抓实“一推五建”,促进了流浪乞讨救助和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变短期试点为长效保护。主要体现在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成员,健全完善了工作有位推动有力的领导机制;制作推行了困境未成年人发现预警软件,公开招聘了三名社工和心理咨询师负责运行;增设了花卉、蔬菜培训基地,为有需求、有潜力的困境未成年人家长免费培训技能。
      变保护基本为保护个需。在认真做好困境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积极为有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维权、为有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特殊服务,有效增加了救助管理工作正能量。贵州毕节籍未成年人徐远飞、温庆松,在蚌因团伙偷盗被捕判刑,开庭时,亲人不愿来蚌参加。市救助站收到蚌埠市少年法庭通知后,指派专人和律师出庭维权,刑满还将安排人员同法官一道护送返乡。
      变政府推动为政社联动。救助站成立了以部队团以上干部为主体的社会救助志愿者协会;与11家民营企业建立了稳固地帮扶措施;与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签订了义务合作协议。
      此外,针对流浪乞讨安置人员逐年增加、临时安置点场地小、床位少的问题,建立以自办点为骨干、民办点为补充、分类分流安置、劳动锻炼(自用的蔬菜种植)与寻亲找家并重的安置机制,确保出口畅通。在寻亲方面,采取了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协调公安做DNA比对、固定专人在公益网站公布信息等办法,使近四分之一滞留精神、智障人员找到了家。今年4月27日,通过DNA比对,成功为杭州桐庐25岁被拐女孩张爱军找到了父母,当地公安也因此破了多年积案。二是针对新农合报销比例增大、医院病人多、流浪乞讨人员收治难问题,建立以现有定点医院为基础,新增医院为备用、固定专门房间、多点进行医治的救治机制,确保应治尽治。三是针对跑站人员难管理、救助要求难满足、事故隐患多、社会影响坏的问题,建立以网羸购票为抓手、零现金救助为辅措、救助站与火车站联动、教育矫治与严格规定同步的治理机制,确保秩序不乱。五月份与三月份相比跑站人员减少约30%。四是针对职业乞讨人员花样多,分工不明确,有职难履职,群众出行有干扰、文明创建有影响的问题,建立了职责边界分明、部门配合主动、出拳有力、常温长效的整治机制,确保环境文明。五月份以来,市区繁华地段职业乞讨人员明显下降。五是针对城市区划调整,市区范围扩大,延伸救助有难度,巡查劝助死角多的问题,建立了救助站出资,村社出人,人员固定,工作主要向救助站负责和主要区域福彩投注点设救助咨询点、主要路段、淮河堤坝设临时救助点的群防群助机制,确保发现及时。  (中国社会报安徽记者站 苏天真 李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