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老人用签字笔再现《清明上河图》

14.10.2014  19:40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曾将北宋汴京的繁荣风貌、市井的商贸活动跃然呈现。在芜湖,74岁的老人方国屏家中也藏有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幅临摹作品别具一格的地方在于,七米长的画卷皆是用中性签字笔勾勒完成,不同于重墨写意的毛笔画,而属于硬朗又不失细腻的硬笔画(如图)。

 签字笔勾出《清明上河图

商船云集、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市集上,有人或在茶馆休息,或在看相算命、或在饭铺进餐;汴河中,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卸货。

诚如世人对《清明上河图》的推崇,74岁的方国屏对于这幅传世名画也是啧啧称道。然而,让其将硬笔画与《清明上河图》合二为一,却得追溯到十多年前。2000年,方国屏从银行退休,进入市老年大学山水画班学习国画。课间,老师教大家挥毫泼墨,方国屏却拿着仅有的草稿纸和签字笔,根据老师所教授的山形画法,在纸上用硬笔勾勒山形,未曾想,这一个不经意之间,他却用硬笔勾勒出了别有洞天的山水风貌,连老师看了都颇为讶异。采访中,对于自己的“歪打正着”和“无师自通”,方国屏相当谦虚:“这也得益于老师教我们的画法,在很多方面,书法、国画以及硬笔画也都是融会贯通的。”

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年就对书法很有兴趣并持之以恒,如今他也将硬笔画的速成归功于书法带给他的基本笔功。和水墨画不同,硬笔画主要是通过笔触勾勒线条,虚实结合、画风严谨,将实物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2004年,方国屏偶然获赠临摹水墨画《清明山河图》,被画中景象所吸引,从而开始用签字笔勾勒描绘,用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完成六幅画作,拼接印刷后形成近7米的硬笔画卷《清明上河图》。

 细若发丝 笔笔见功夫

10月10日,记者在方国屏家中见到了这幅被其珍藏近十年的画作。他先向记者展示了据其原画印刷而成的7米长卷,随着长卷缓缓展开,一幅人物众多、形态各异、风貌热闹的世相跃然纸上:桥梁、城墙、集市、运河等地理环境和建筑交相辉映,喜轿、马夫、挑夫、观客穿插其中,骆驼、马匹、家禽点缀其间,河面波光粼粼,河上船舟穿行。方国屏告诉记者,这幅7米长卷是其将原画拼接找人花费300多元钱印刷而成,随后他走进房间,将重重包裹好的原画拿给记者观摩,一旁的老伴计有芳打趣道:“原画他不轻易示人,怕弄坏,一般只给人家看原画的印刷品。”

方国屏画了六幅图才将《清明上河图》临摹完成。在他的原画中,每一根线条都清晰可见,粗的约有0.5厘米,细的仿佛发丝。无论是河里荡漾的水波,还是城墙的壁砖;无论是屋檐的砖瓦,还是马车的车厢;无论是行者的草帽,还是骆驼的体毛,都是用一笔笔线条精心勾勒完成,实属不易。就在这数不清的线条中,物体渐渐浮现出全貌,《清明上河图》逐渐跃然纸上。

据资料记载,《清明上河图》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就是这繁若星辰的人和物,方国屏都用签字笔“依葫芦画瓢”全部勾画了出来。这其中,凝聚的是其半年笔耕不辍的心血。

 画掉上百根笔芯      半年绘成上河图

采访中,方国屏一边指点记者看画,一边解释说:“这幅画投入了我大量的心血,我先用放大镜看透看懂画后才开始临摹。为此画掉了上百根笔芯。”说到硬笔画中最难描绘的,方国屏指着一艘船的桅杆说:“比如说这条线,画的时候要笔直到底,但是又不能用尺子画,不然呆板不好看。”他坦言,这些城墙、船上、屋檐上无数条线线,是“画得最要命的地方”。每一条线,都需要耐心描绘。

从2004年冬天到2005年的初夏,方国屏就在纸上将《清明上河图》用独特的硬笔临摹完成。寒来暑往耗费的精力与心血,让他不仅创作了让人赞叹不已的硬笔画,更是让其将这幅画视作珍宝。方国屏坦言,画硬笔画非常伤眼,如今年过七旬,已再难提笔创作硬笔画,这幅《清明上河图》也成了自己硬笔画长卷的收官之作。

记者 李婷维 实习生 周雅静 蒋捷 文 记者 汪武 实习生 夏梦华 摄

0

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芜湖老人 再现《清明上河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