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发挥财政职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05.01.2015  10:25

近年来,芜湖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在政策、资金、服务等三个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是资金安排向民族地区倾斜。自2006年开始,市财政设立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先后对民族村基础设施、民族企业、少数民族特色种植养殖业等项目进行扶持。从最初的几万元逐年增长至目前的百万元,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民生改善起到促进作用。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加大资金投入,使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在安排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林产业等生产发展资金方面,该市对少数民族乡、村予以倾斜;在控制一般性支出“零增长”的情况下,加大民族工作经费保障力度。2012年至2014年,市级每年预算安排民族工作经费分别是59万元、90万元和201万元,年均递增120%。

 

二是用足政策促经济发展。该市依托国家各类扶持政策,指导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繁昌县财政局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支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2013年安排文化专项资金5万元用于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安排道路建设资金6万元,用于道路两边硬化和环境治理。市财政局采取优惠政策,培育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少数民族龙头企业、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和少数民族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支持繁昌县西街回族村80亩荒滩地土地平整,建设标准的蔬菜大棚;积极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争取省级项目资金20万元用于横山回民村黄鳝养殖。

 

三是助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近年来,该市逐步完善民族村、户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少数民族村、户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加快少数民族村、户用沼气、联户沼气集中供气建设扶持力度。利用政策、聚集资金,对村庄公路进行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利用冬修水利奖扶政策和一事一议筹劳办法,对回族村境内的当家塘进行清淤和开挖。

政策、资金倾斜本地民族村的同时,该市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002年起,市田家炳中学开始接收教育援藏任务,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接收藏生教育任务,每年给西藏生专款补助8000元/生。学校由原来每年招收10名高一插班生就读,到2013年扩招至50名学生就读,目前有在读西藏学生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