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侨资企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芜湖市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 位于长江中下游。现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四个县和镜湖、鸠江、弋江、三山四个区。全市总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近385万,其中市区面积1064.7平方公里,人口123.8万。全市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及外籍华人6265人,新移民1567人,分布在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移民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各国。归侨侨眷22307人,新移民眷属3182人,全市共有侨务工作对象33321人。
近年来,根据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的总体要求,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和华侨社团以及商会参与芜湖市举办的各类经济活动,促进与侨商的交流与合作,为侨商来芜投资牵线搭桥,积极引进了涉及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材、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非学历教育、投资咨询、零售批发、纺织服装、房地产、旅游酒店等行业的项目。全市现有侨资(含港澳资)企业约200家。
2015年,芜湖市外侨办对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整理如下。
一、芜湖市侨资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量少、规模小。 由华侨、海外华人、归侨、侨眷投资的企业只有50家左右,约占侨资(含港澳资)企业总数的25%。投资规模过亿元的侨资企业仅有侨鸿国际集团、伟星集团、华侨房地产有限公司、华成电缆有限公司等几家,大部分侨资企业投资规模为几百万至几千万元,有的只有几十万元。总的看,芜湖市侨资企业发展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二是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 芜湖市侨资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较差。 三是融资信贷难。 由于芜湖市侨资企业大多规模偏小,因此能得到金融机构贷款支持的不多,即使金融机构同意贷款的,手续也十分繁琐,评估要求严。同时由于申请侨属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基金的申报及审批程序较为复杂,侨资企业对贴息资金的使用对象、使用范围、申报所需材料等相关事宜不甚了解,申请侨属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基金较为困难,比如:无为县仅有4家企业争取到省侨办的贴息资金,多的7万元,少的4万元。融资信贷难,影响了芜湖市侨资企业的发展壮大。 四是缺乏政策支持。 芜湖市尚未出台鼓励、支持侨资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已有的相关政策不明、不专、不优。 五是 招工难。 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以及难以承受不断提高的人工成本,中小型侨资企业普遍招工困难,特别是难以招到和留住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六是 政府服务不到位。 侨务部门主动联系侨资企业、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侨资企业信息不明不全,也未能共享,相关职能部门大多都不知道本地还有侨资企业,主动为侨资企业服务也就无从谈起。一些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不高。有侨资企业反映有关部门不给办理土地证,但还要收取土地使用费。办理一个规划证,到有关部门跑了多次都没有办成。
二、对促进芜湖市侨资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开发侨力资源,加大利用侨资力度。 我国有几千万海外同胞,他们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有雄厚的资金和科技实力,有参与国内经济社会建设的强烈愿望,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有利因素。芜湖市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把侨力资源视为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最大限度地予以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加大引进侨资工作力度,加强与芜湖籍海外同胞及知名华人华侨、侨团的联系,打好“侨”牌,吸引海外同胞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向芜湖市集聚,走出一条招商引资的新路子,使芜湖市侨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研究制定扶持政策, 支持侨资企业发展。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芜湖实际,在企业经营准入、土地使用、劳动用工、财税、融资、技改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促进侨资企业不断发展,逐步做大做强。
(三) 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规、政策,强化对侨资企业的服务意识,保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侨务部门要把为侨资企业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加强与侨资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定期对侨资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帮助解决侨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各项法规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侨资企业信息沟通和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和发布侨资企业的有关信息,逐步实现涉及侨资企业的各有关部门渠道共建、资源共享,共同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工作;建立与完善项目跟踪服务体系,对引进的项目实行跟踪服务,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投资侨商在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推动促进项目顺利落户和发展壮大;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环节,建立和落实首问负责制,加大投诉督办力度,做到服务侨资企业积极主动、特事特办、方便快捷。要主动深入侨资企业开展服务,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 大力支持侨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对芜湖市侨资企业在金融、资金、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芜湖市侨资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可以考虑设立财政科技发展基金和政府创新基金,建立并完善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奖励机制。大力扶植科技创新型企业,以鼓励和帮助更多侨资企业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侨资企业 突出问题。 融资难是当前侨资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侨资企业的信贷支持。搭建侨资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平台,做好银企对的接协调服务工作。创新侨资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推行以企业股权、商标质押和动产抵押贷款模式。将侨资企业发展纳入政府“小巨人”、“创业富民”等专项扶持计划,帮助侨资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要切实帮助侨资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牵线搭桥,可以一方面统一组织侨资企业到外地招工, 一方面引进、介绍外地务工人员来芜湖市侨资企业就业。同时,主动联系本、外地技校、职校,组织侨资企业紧缺专业的毕业生来芜湖实习,引导鼓励他们在芜湖发展。
(六)搭建侨资企业之间的联谊平台。 建议成立芜湖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发挥侨商群体优势,实现共同发展。成立侨商协会,一方面搭建了侨商与政府交流沟通的平台,有利于反映侨商诉求和政府对侨商的服务,进一步树立芜湖市对外开放形象;一方面改变了侨资企业各自为阵、相互闭塞的状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可以互通信息,携手发展。同时,可以加强与外地侨商协会和海外侨社的联系,实行“以侨引侨”,吸引更多侨商来芜开展经贸合作,实现从政府侨务到民间侨务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