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全国百强县肥西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肥西工业经济量速齐升、质效并进,呈现出一条亮丽的“上行线”,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规上工业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2015年达1246亿元,同比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0.2%;工业投资263.7亿元,同比增长13.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9家。突出好中求快项目建设大提速
项目是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支撑,肥西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工业经济的理念,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项目质量,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该县坚持招大引强,紧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不放松,建立健全部门会商、政策会审、领导会签的工作流程,推进跟踪洽谈项目快落地、签约项目快开工,2015年共到位省外资金282.6亿元、境外资金1.66亿美元,引进项目93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松芝空调、南凯元汽车、怡丰自动化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落户。同时,优化推进机制,坚持每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江汽轻卡、联东U谷、唯真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突出转型升级产业质效大突破
近年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皖江经济带等系列政策为县域经济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肥西县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66.8亿元增长至2014年末的316.4亿元,年均增长67.9%,预计2015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0.6%,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悄然兴起。
肥西县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模式,全面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对标诊断试点活动,12个技改项目获市级补助资金1152.71万元。汽车、家电、装备制造、计算机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18亿元、252亿元、240亿元、24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5%。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新增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工业设计研发中心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6家。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新增3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TCL家用电器 (合肥)有限公司获得“2015年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称号。
突出科技引领创新能力大提升
肥西县坚持创新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连续五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该县健全完善促进自主创新政策,2014年用于自主创新奖励扶持补助资金约900万元,2015年又在全省率先设立800万元县级天使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桃花科技企业服务中心,占地10000平方米,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入住各类中小科技企业85家,亿帆药业等企业成功毕业并发展成为上市公司。2015年又投入5000万元购买18000平方米厂房用于扩建桃花科技企业孵化器。
肥西县还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通过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激励、培训辅导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行业带动能力的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6家,各类研发中心77家,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2%。
突出为企服务发展环境大优化
肥西县全力争取各级惠企政策支持,2015年共获得市级奖补资金约4000万元;推介75家小微企业申报合肥市优质小微企业,获批企业将优先享受在肥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在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的同时,肥西县还为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固定资产“借转补”、节能奖励、技术改造等单独出台了扶持政策。2015年,全县共兑现各类惠企资金1.8亿元,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政策利好,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位于肥西县桃花镇的合肥华冠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策划、研发、制作为一体的包装企业,在2015年10月搬入新厂房时,肥西县给予“一条龙”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投产。2015年,肥西县对县直各单位联系帮扶企业人员及帮扶企业进行了适当调整,包含96家县直单位、200家被帮扶企业,基本实现亿元以上企业联系帮扶全覆盖;帮扶人员定期深入包联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针对实际问题对企业进行帮扶。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肥西工业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是肥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肥西县将紧紧围绕合肥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主战场战略定位,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向着“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总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