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肝硬化晚期 成全国首例成功双肝移植病人
他身患肝硬化晚期,妻子、姐姐不离不弃,甚至共同割肝救夫、救弟。得知家庭困难,企业老总捐助20万,并帮助联系上海知名医院治疗。家住合肥庐阳工业区菱湖社区的王斌,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候感受到了妻子、姐姐、单位同事的关爱,成为全国首例成功双肝移植的病人。
1疾病突然降临
董吉梅和爱人王斌都是1975年出生的,结婚已经10年了,两人都是合肥环宇电缆厂的员工,妻子在企业从事办公室主任工作,丈夫是电缆厂一线的工作人员。生活虽然平淡,但甜蜜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底的一天,王斌突然感觉肚子疼,脸色发黄,容易疲劳。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他发了病重通知。“医生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常,死亡率达到70%。”回忆当时的情景,董吉梅说自己吓坏了。在医生建议下,王斌辗转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疗。
在上海一家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后,一家人才想起来王斌原来过去一直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过一直没有发病。爱人董吉梅告诉记者,丈夫在高中毕业后也曾经得过一次肝病,但是治愈后一直没有复发,怎么也想不到丈夫的病情会发展得这么快。医院的医生诊断的结果也是需要尽快进行肝移植。
但是肝源在哪里?器官本来就很短缺,王斌的血型是AB型,这种血型的器官就更紧张了。
医生诊断之后说:“肝移植和输血的原则是一样的,O型血的器官可以给予所有血型的患者使用,所以O型血的器官常常被作为临床上的急救用器官。”
2妻子姐姐一起捐肝
“我也是O型血,能不能把我的肝给丈夫?”董吉梅的话,让王斌的父母很感动。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由于丈夫的肝脏已经几乎失去了功能,必须全肝移植,但是一时又找不到更为合适的全肝。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最多只能捐出一半的肝,丈夫还是不能立即得到救治。就在这个时候,王斌的姐姐又站了出来,王斌姐姐的血型和王斌一样都是AB型。但是有没有可能在不借助外界全肝脏移植的情况下,将2个人一半的肝移植给病人呢?
医生对王斌一家说:在国外有过这样成功的范例,但是在我们国内至今尚未有这样的成功先例。
在和医生的交谈中,董吉梅反复多次提到丈夫,说明两人非常恩爱,挽救丈夫的意愿非常强烈。王斌的父母考虑到肝脏移植的风险性,坚决不同意这一决定。
“王斌是我的丈夫,一辈子都是,下辈子也是,我要尽我最大的能力给他我的爱。”最终王斌的父母同意了董吉梅的要求。医生给董吉梅和王斌姐姐共同做了测试,发现配型都吻合。在确定手术前,医生又强调了手术的风险,但是妻子和姐姐毅然要给丈夫、弟弟捐肝感动了医生。最终,在经过细致的前期配型和各种手术遇到风险的评估后,手术开始了。
整整一个上午,王斌所在单位的董事长沈文植和王斌的家人都焦急地在手术室外等待。中午1:30手术室的门开了,只见医生满脸汗水的同时不忘露出真情的微笑。“手术非常成功,爱人和姐姐40%、60%的肝脏成功在王斌体内工作,没有出现任何排斥现象。”
“这样的好儿媳,真的很难得,我们老两口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王斌的父母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当天下午4点,术后第一次探视,老两口首先去看的不是儿子,而是儿媳。
3同事捐款来救助
高额手术费让家庭再次陷入危机,沈总和员工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个肝脏移植的手术费用基本都是在50多万元,再加上这次又是两个不同群体的共同移植,手术费用高达80万,在医院给予减免了十几万元的费用后,仍然需要60多万,这对一个普通的企业职工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东拼西凑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手术费仍然缺口20多万元,这让董吉梅犯了难。就在董吉梅一筹莫展的时候,让她没有想到的就是在合肥的环宇电缆厂正在上演一场爱心接力赛活动。在沈文植的宣传动员下企业员工纷纷慷慨解囊,你500,我1000,短短半天时间企业已经募集到捐款5万元,而沈文植不仅掏出2万元,还帮助董吉梅给医院垫付了20万元。
4获得二次生命
“有你,才有咱的家。”这是董吉梅对爱人王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两年过去了,丈夫身体虚弱不能工作,董吉梅就在单位更加努力地工作,记者从庐阳工业园了解到,就在前不久,由于工作出色,董吉梅还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丈夫移植肝脏后有很多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她就一点点地学、一遍遍地记,直到熟记于心……
“现在,董吉梅就是我的私人大夫。每次后期康复治疗都是她陪我去,吃什么药、多大剂量、有啥禁忌,她比我还清楚。”王斌说: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而爱人董吉梅、我的姐姐还有我们企业及老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目前我恢复得很好,我也相信,将来我一定还可以再次踏上我的岗位,和爱人一起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王斌激动地说。
“现在我过两个生日,一个是出生日期,一个是9月25日。”王斌说,有时他一个人躺在床上,不禁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亲情和爱情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