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湿地面积逾百万亩 保护与开发成重要课题
08.07.2015 18:4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现状:湿地管理工作有待理顺
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市各类湿地总面积105.7万亩,其中以河流、湖泊湿地等为主的天然湿地面积达53.7万亩,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50.8%。以库塘、水产养殖场等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达52万亩,占全市湿地总面积的49.2%。肇庆市现有湿地公园3个,分别是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怀集燕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鼎湖碧莲湖湿地公园,总面积2.23万亩。
据林业局相关人士介绍,为了保护湿地,林业部门成立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在西江沿线肇庆辖区内建立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99个,湿地公园3个,总面积达290.47万亩,促进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林业部门还完成全市湿地资源调查情况,掌握全市湿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此外,每年利用“世界湿地日”、“鸟节”、“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对市民开展湿地保护科普宣传,增强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目前湿地主要以保护为主,库塘、水产养殖场等为主的人工湿地的开发利用主要由农业部门主导,比如引导农民从事养殖;河流、湖泊湿地等天然湿地,目前开发利用以渔政部门主导,比如规范渔民捕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董姓负责人表示,湿地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尚有许多地方有待理顺思路,明确权责范围。
保护案例:星湖湿地生态环境修复进行时
在肇庆的湿地中,湿地公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星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是肇庆市最重要的湿地资源,其中的森林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及内陆岩溶洞穴水系等多种湿地类型,和野生植物、栽培植物、珍贵鸟类等丰富的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世伟告诉记者,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并非完全封闭的,湖岸线曲折,水质保护工作尤其重要。
此外,湿地内的几处鸟岛近年来不断受到水流侵蚀,岛上山体发生坍塌,珍贵鸟类的栖息地在不断减少,“长此以往,前来歇息的候鸟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会慢慢减少,严重影响星湖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因此,如何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我们重视的问题。”李世伟表示。
李世伟告诉记者,为了从源头治理污染源,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的措施是对湖岸线进行修复和营造,其中针对治污,星湖周边已经开始设计建设排污渠,将湖岸线周边的污水避开星湖集中排放,确保星湖水质,而营造自然湖岸线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相比于一般的湿地,星湖湿地公园的湖岸线显得窄和陡,缺少岸边浅滩,不利于芦苇等水生植物生长,生态环境系统单一,景观也单调。”
李世伟说,如果在现在的湖岸边进行填湖造滩,培育水生植物,不但美化湿地景观,而且可净化沿岸水质,或许是个很好的湿地保护措施。而针对湿地内的鸟岛坍塌,他们也正安排资金进行修复,加固岛岸,并营造岛岸浅滩,扩大鸟类栖息地。
开发建议:依托湿地资源构建岭南水城
肇庆的湿地资源在保护的同时如何开发利用,长期从事湿地研究的肇庆学院生命科学院教授陈学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说,近几年肇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市委、市政府成立森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成北岭森林公园,羚羊山森林公园建设也已经启动,肇庆新区规划突出了水概念,但是,肇庆城市湿地保护规划利用尚缺专题规划。
陈学年认为,肇庆城市规划如果将湿地与生态水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改变规划理念是至关重要,“以人生存为本的生态城市是未来肇庆城市发展的方向,与之相关的肇庆经济发展定位必须清晰和有特色,必须重新审视新时期产业发展趋势及肇庆自身资源优势。”陈学年说,肇庆的优势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独特的岭南文化资源、农业资源。
在陈学年看来,未来中国社会将进入老龄化、休闲产业高度发展期,肇庆应把握好时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充分利用肇庆丰富的湿地资源,构建以山水为主的城市景观,以休闲度假、养老产业为导向的独具魅力的岭南水城,重点构建环城生态水系,将活水引向城市,引向各居住小区和城市街道,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统一,城市建筑外形立面要与旅游休闲城市相协调,城市公园化。“建议修订肇庆新区、肇庆鼎湖区规划,降低建筑容积率,增绿添水,提升肇庆城市形象,让肇庆成为珠三角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国际旅游休闲之都。”
■链接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大自然的肾,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航道运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为珍稀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重要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场所。(记者 兰兵)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8.07.2015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