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先生畅谈文化“中国梦”
【人物简介】 余俊武先生,祖籍安徽省定远县,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导演系,1987年赴澳留学并随后留居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著名导演、中华文化活动家和知名侨领。现任澳大利亚演艺集团董事局主席、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澳大利亚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名誉会长、澳大利亚悉尼安徽同乡会会长、安徽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副会长等海内外职务。
余俊武先生在澳二十多年来,长期从事海外中国文化与艺术的推广和探索。日前,他就《海外文化交流与市场操作》撰文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速中华文化传播的“产业化”进程,真正做到能力与责任相结合、责任与巿场相结合、市场与观众相结合、观众与作品相结合,让中华文化更为便捷地搭乘“产业化”快车,更为快捷地传播到世界。
一、让华人华侨担当中华文化海外推广生力军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厚重充满魅力的中华文化,已成为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纵观华人文化艺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不由得回想起1990年澳华文联起步的历程:参与社区公益、贡献自我能量、丰富积累经验、凝聚专业人士;体现自身价值。经历了“建立交流渠道、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艺术质量、输入专业团体;带动自身提高”;形成了“选择优秀剧目、开发艺术原创、融入主流社会、进行市场操作”的完善自身体系。
二十多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积累,上百项文化项目的海外举办,澳华文联已拥有一批专业创作班底,凝聚了社会各界有志之士,推出了众多让华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艺术精品。在文化交流、市场操作两大支柱中,永远离不开海外华人华侨这一中华文化的生力军,并始终伴随着澳华文联前进的里程。
二、借助海外传媒平台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题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海外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我们没有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但是我们亲眼目睹并设身处地的参与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发展的历程。二十多年的海外生活,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当一个国家贫穷的时候,输出的是劳工;当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输出的是产品;当一个国家兴旺的时候,输出的才是文化。如何达到文化输出的目的,使中华文化真正走向走向世界并在海外开花结果,这也是目前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时代课题。
在海外从事中华文化二十多年来,异国他乡的文化交流可以说艰难地铺垫着每一块基石。他乡重温并演绎中华文化,不仅仅为飘泊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家们提供了与故乡联系的精神感情支点,也是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渠道。目前,澳华文联已经成为海外一个重要的文化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作为海外的桥头堡,让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通过中华艺术作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开花结果。
三、以“产业化”模式探讨解决文化交流弊病
多年来,以推广中华文化、不以盈利为目地的海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模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人文理念。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相互了解,也丰富了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生活。但随着近年来文化宣传和产品推广的浪潮,大批的文化项目向海外蜂拥而至,在力图达到宣传目的与展示优势的前提下,也为海外文化市场带来诸多弊病。
当前,诸如:项目泛滥。各种名目的文艺演出接连不断,文化活动项目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活动重叠。尤其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节庆假日活动,多渠道、多项目、多人员进入同一市场,严重地违背了市场操作的规律,至使宣传推广活动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等。类似各种迹象和弊端的产生,也是前期文化推进中无法避免的现象,我们总体上称之为“强行输血”阶段。
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要求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进行调整整合,去粗取精,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海外文化运行规律的模式,让文化交流进入到一个正规的渠道,使之形成:既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适应海外文化生态的艺术形式,达到文化交流所赋予的正常使命。因此,建议以“产业化”推动海外文化项目优化组合及资源的合理运用。
一是以中华文化专业团体和艺术家领衔,带动海外艺术团体加盟,有效利用当地人脉关系,补充市场推广不足。
二是在中华文化活动总体策划和宣传元素中,融入不同民族的优秀节目和表演形式,广泛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共同参与,把“输血”工程逐步转变为“造血”功能。
三是建立海外文化品牌,定期定向,连续举办。逐渐扩大中华文化品牌的市场功能和效益,培养建立海外“粉丝”,让群体与社团的能量,凝聚在中华文化主体项目的传播与推广之中。
四、用市场规律探索“中国梦”海外推广运营
文化市场也是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消费,以及提高有赏文艺交流的场所。由于受语言局限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大部分在海外运行的艺术产品,能够真正让西方市场接纳和喜爱,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使中华特色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化操作?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中国梦”艺术作品被海外观众所接受?这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寻找的市场结合之路。
我们往往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来作为项目论证的前提,海外观众的进入无疑为艺术作品输入了生命线。我们应该把民族的精髓赋予融合的感识,在融合意识下,提高创新能力;把民族的形式加入市场的理念,不仅让作品具备传统的中国色彩,更在传统色彩上加入现代元素和市场需求,有效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之成为广大观众面向市场所喜爱的民族艺术作品。
我们不仅应调整“让其他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的观念,更要追求“让其他民族欣赏中华文化”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走进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内涵、宣传中华文化精髓。让“民族的文化”与“世界的文化”产生沟通与对话,才能具备世界的价值,才会在世界舞台上争夺自己的位置。因此,建议构建适应海外市场规律的中华文化推广之路。
一是适应海外文化市场需求规律。把中华文化产业项目的针对性转向广大观众,在精选输出文化产品时,以市场观众为最终目标。同时,建立文化产业市场营销产业链,加速文化“产业化”进程,依靠专业人士准确地把握海外市场。
二是实现文化产业与企业的结合。针对文化产业具体项目,责任到人、分工到位。在经营策略上,依托已有的操作平台,使用当地的推广渠道,对具体项目实施无形资产、市场营销和项目投资等加盟营销策略;在经营方式上,从原始的推销开始,用丰富的促销方式达到营销目的。真正做到:能力、责任、市场、观众、作品相互紧密结合,真正使优秀中华艺术作品在文化交流与商演市场中“成功、成活、成长”。
四是加强文化产业本土化意识。把文化交流与市场操作相结合,这是海外文化市场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实施文化软实力的着陆,在海外耕耘出一片中华文化土壤,充分利用海外媒体、华侨华人实业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实行中华文化产业“走海外本土化的道路、本土化的经营模式、本土化的资源整合”,将更有利促成文化交流与市场操作,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产业化”的推广和运行,让海外观众更加广泛地欣赏中华文化,让海外侨胞共享共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