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寄乡愁——代表委员畅谈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社会共识。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农村建设遇到了质量、能级和转型发展的瓶颈与困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人居环境仍需大力改善,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提升。新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上找到发力点,迈出新步伐,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议并建言献策。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留住乡愁
“如何迈出新步伐?习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给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路径上可以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推进,把握好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一体、互相促进。同时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不能大拆大建,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的选择,用民主办法搞建设、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政府起引导作用。
“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仍偏重于‘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更多着力于易见成效的村庄整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代表认为当前农民向城市转移步伐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在规划上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处理好农民眼前的现实需求,更要符合未来农村长远的需求。
安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传统文化与城镇化规划的融合度不高,忽略城乡记忆和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拆旧建新,古旧建筑、人文景观等被毁,求高求大、千城一面,人工化、同质化痕迹明显等问题。“很多蕴含农村民俗记忆的符号正在轰隆作响的推土机声渐渐消亡。”
“新农村建设规划不能脱离各地农村实际,不能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和城镇模式,要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特别注意结合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做好古村落、民俗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性建设。”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委员认为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重视乡愁暗含的是对中国传统的回归,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建议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或古村落保护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的和谐美景。”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代表建议,在建设新农村同时,还要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和脏乱差的面貌。“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将农村的垃圾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在一些地方,近年来农民收入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的精神生活却仍相对贫乏。特别是较为偏远的农村社区,既没有纳入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也没有纳入当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文化日益被边缘化,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缺失的现象突显。针对存在的问题,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建议,新农村建设应该城乡统筹推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社区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社区群众文化团队,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城里人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农民也应该享受到。”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很大,可以凝聚人心,激发正能量。”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付华廷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仍要加大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投入力度,应多建设一些图书室、文化广场、广播站、乡村小剧场等农民需要的基本文化场所,配备专(兼)职文化干部,让群众文化显现生机。“没了文化就没了根,政府要像重视经济一样重视文化发展,让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对于当前备受关注的农村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要成倍地提高农村老师的待遇,让农村教师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到农村,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加高热度,让农民人均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革中央副主席姚爱兴委员建议,要在建设“人的新农村”上更加着力,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只有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才能满足总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量和质的更高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和“谁来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课题。
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自身财力不足、农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反过来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资金缺乏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
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周森代表认为,新农村建设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单一建设方式显然是不行的。“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作为综合系统工程的实质,把握好软硬件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产业支撑,让‘接二连三’的新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强大的内生动力。”
周森建议,各级政府可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新农村先进社区创建、村庄整治、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把新农村建设基础夯实。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全国委员建议,应利用新农村建设所获得的机遇,培育乡村的经济实体,加快“一村一品、一区一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农民和农村问题,靠国家和集体两条腿走路,要比只靠国家一条腿走路好,没有农村集体的资源,光靠财政投入或外部资源,是无法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集体经济有了钱,就可以组织农民自行开展村内建设。”张全国建议,进一步出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土地确权的政策举措,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本,为新农村建设输血。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建议,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政府应该主导进行城乡要素交换,将一些对城市依赖性不强的项目转移到农村去,想办法将城市的热钱投资到农村去,鼓励经济人才到农村去发展,建设新农村。”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基层党建,一个都不能少
目前农村存在留守现象突出、基层组织建设不力、乡风文明建设弱化和社会治理缺乏等问题,与文明城市创建相比,农村仍然存在诸多短板,需要进行补齐。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是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新年寄语。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委员说,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抓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创新乡贤文化’,应完善修订一批村规民约,扶持一批村训家训示范点。”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委员认为,村规民约是农民潜意识中的道德操守,相比于法律法规,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他建议,在广大农村提倡村规民约,培育一些村训家训示范典型,让老百姓用自己制定的价值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更能够规范村民言行,让农民形成自觉的道德遵循。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杨孝义代表建议,培养有思想有文化的农民带头人,并由这些带头人组建各种群众文化团体进行道德宣传教育。“通过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使农民远离落后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还能有助于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问题。”
代表、委员们还建议新农村建设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方式,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党员选进入村(社区)组织班子。”建议每年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提升了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辽宁省兴城市四家村党委书记张文成代表建议,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集议事、服务、培训、文化、调节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活动阵地,确保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有阵地。“在广大农村组织强化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把新农村建设的短板补上。”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简承渊 李琭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