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沙地之魂
向海湿地和万平的科尔沁沙地示范区隔河相望。一面是草木含情、百鸟齐鸣;一面是沙尘四起、寸草不生。十四年前,有一个叫做万平的中年汉子闯进了这片沙地,他要改变它,让它和北岸的湿地连成一片。
于是,他走进了我的视线。
和万平相识,是在十四年前,我去县农行主任办公室找朋友办事。门开着,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这时走过来,风风火火地敲门,进来,不待落座,就直言朋友说;我的事咋样了?!那样子显得十分焦急。
朋友笑着岔过话题,说:“万老师你先坐下喝口水,咱慢慢说。”然后把我介绍给他,他这才顾及到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身和我握手表示歉意。虽然是礼节性地拉一下手,但我还是感觉到他的手很粗糙,还有裂开的蚂蚱口。
他坐下来,我们一起聊了很多。
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个叫万平的人,这个只身一人来到人称“火坨子”的地方治沙的怪人。这以后,有感于他的这种行为和敬意,我开始有意走近这个瘦削的、孤独的汉子,走进这片不毛之地,用摄像机去真实记录万平十几年艰难治沙的每一个足迹。
我们之间也由此建立起一份真挚的情谊。
14年前,47岁的万平辞去“吉林省长山热电厂环保工程师”一职,带着26万元的积蓄,孤身一人跑到通榆县同发牧场自费治沙。原通榆县县长在与他签沙地承包合同时,不无担忧地对他说:“老万,你包的可是吉林西部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经济最落后的一块地,现在撕合同还来得及!”万平摇摇头,坚定地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半年后,他把“科尔沁沙地万平治理区”的牌子戳进同发牧场新合屯那满目凄凉的黄色沙地里。
当地的村民们都很纳闷儿,这个城里人承包“寸草不生”的沙坨子要干啥?
“这里是我40年前下乡劳动的地方,是这里的乡亲用玉米面伴我度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虽然有苦难有泪水,但我无怨无悔。我要让这里长出生命的绿色。”面对困惑和质疑的目光,万平坚定地说。
沉寂的“火坨子”只有万平一个人,白天,平整沙地、围栏、盖房子。晚上躺在简易的帐篷里睡不着,就借着手电的光亮清理手上、脚上的血泡。饥饿和过度疲劳使他几次昏倒在沙地里。
“那一年,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完整的饭;没洗过一次澡,脱下来的裤子都可以直立在那儿。” 精神上的孤立无援和体力的极度消耗,使万平的体重在短短1年间下降了30多斤。
心疼他的妻子终于来了,她放弃了每月4000元的薪水,提前退休来到丈夫身边。“我不支持他,但我心疼他,我帮他干活儿,是怕他累死。”直到现在,白丽华仍是这句话。
为了帮他,万平远在宁波当老师的女儿也被招回来了。他这个做父亲过的给女儿出了一道难题,要她放弃宁波年薪5万元的工作,要与青梅竹马的丈夫两地分居,要一个人带着孩子承担办事处所有与外界的沟通往来及网站维护。繁重的工作,若非父女之情,若非对父亲的理解,她怎么会同意呢?
然而,科尔沁的风沙却是残酷的,2001年春天,万平把治沙的希望寄托在栽种防风林上。辛苦大半年,万平终于种了5000棵杨树苗、1万棵沙棘。可是,仅仅一场沙暴,就把万平眼前所有的绿色淹没了……
2002年,万平再次挥起铁锹,在沙地中栽种了两万棵杨树、大量灌木和草,打了浅水井。他像看护孩子一样看护着撒在沙地的草籽,或许是感动于万平的执着,沙地上终于有一点一点的嫩芽冒出来了。仅3年时间,示范区内的植被覆盖率从几乎为零恢复到95%以上。
只有用经济林代替传统耕种,才能彻底改造这片沙地。2002年,万平从专家那里得知,种一亩葡萄相当于种30亩杂粮的收益。他于是又开始在沙地上试种葡萄。摸索出经验后,他于2004年成立葡萄协会,组织附近11户村民参与到种葡萄的项目中:无偿使用土地,可以借款买苗,组织外出学习,帮助销售……
可是,2005年,一场30年不遇的雹灾,让收成毁于一旦。那年,万平赔了3万元。
为使百公顷沙地变成绿洲,万平拿出了后半生所有保障。他辞职买断工龄11万元,多年积蓄10万元,给中小企业打工收入8万元,向亲朋借款12万元,又用父亲和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10万元,再加上“抬钱”,先后向这块沙地投入了75万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万平的坚韧让希望渐渐放出光芒。为了这块曾经养育他的土地,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心甘情愿做他的“环保卫土”。做治沙“狂人”,因为在万平的心中早已是绿荫成林。
别人都说“老万老万,干赔不赚”,可万平却说;我赔了自己,却赢了大环境,我赚的远比赔的多。这就是我眼中的治沙人万平,人们熟悉的万平。
如今的治沙区,已经是满目青翠。示范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时,应万平之约,我和同事于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驱车前往他的治沙区参加“科尔沁沙地示范区成立十周年庆典”。再一次来到这里,我们看到的盎然的生机和往来穿梭的乡亲。他们中有老人、孩子,也有精壮的汉子和勤快的女人。这些应邀前来的人们,都是这些年一直热心帮助过他的新合屯的村民,还有同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
万平感恩于他们中的每一位。万平也叫得出他们中每一位的名字,不论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们,他都如数家珍,叫的亲切自然,他已经和这里的乡亲亲如一家。乡亲家的热炕头上,有他盘腿打坐掰饽饽说馅地讲生态、讲别乱开荒,别打野鸡、别领狗撵兔猫,东西保留下来了,那就是给儿孙积德造福址。万平的沙地里,有乡亲帮着挖的坑栽的树苗,一草一木间印记下乡亲看护的脚印。当初简单木制的治沙区大门还在,那几个模糊的科尔沁治沙区的斑驳字迹还在。
万平感恩于这一切,乡亲们则感恩于万平,感恩于万平所带来的一切。
这就是万平,沙地之魂,留给世人的是一种警醒,是一种值得世人去尊崇的大作为。
(吉林省通榆县电视台 张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