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日企轮流坐庄垄断十年 罚单出炉始末

21.08.2014  11:50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日宣布,对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对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反垄断执法部门开出的最大罚单,意味着中国对汽车及配件的反垄断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发展改革委查实,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企业涉嫌达成并实施汽车零部件、轴承的价格垄断协议。两案违法时间均持续10年以上。经价格协商的零部件用于本田、丰田、日产、铃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种车型。

        根据发展改革委的处罚决定,对第一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零部件企业日立和轴承企业不二越免除处罚。对第二家主动报告的企业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对其他企业根据垄断行为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6%至8%的罚款。

        被处罚的两家轴承企业精工和NTN19日分别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表示全力配合中国政府部门进行汽车轴承业务调查,采取多重措施确保遵守中国反垄断法。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这次的反垄断案涉及到横向价格垄断协议,即具有竞争关系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直接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

        “价格横向共谋是价格垄断中最严重的一种,此次对日本相关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从调查和执法程序上均与国际充分接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志松说。

        中国对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企业开展反垄断调查始于今年4月。而早在2010年和2011年,日本的反垄断机构就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2013年9月,美国司法部宣布对9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在美国市场多次合谋操纵价格罚款7.4亿美元,并有两名高管面临牢狱之灾。

        同期,中国各地反垄断执法部门对克莱斯勒、奥迪、奔驰等汽车经销商的反垄断调查也在推进。克莱斯勒、奥迪已查明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受到相应处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说,中国启动对汽车及配件的反垄断调查,将切走相关企业的高利润蛋糕,促进价格回归理性,对整个行业也是一次普法教育,将从深层次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过高的零整比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饱受诟病的弊端,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对汽车业健康业态的形成危害巨大。

        “零部件反垄断应是汽车业反垄断的主战场。”一位资深汽车行业人士说,零部件贯穿于汽车消费整个生命周期,其价格垄断对汽车行业的危害隐蔽且巨大,甚至不排除和汽车制造商利益交换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可能。

        反垄断调查的初期效应在中国市场已经显现。广汽本田8月8日宣布,9月1日起下调部分零部件价格。随后,广汽丰田也宣布于8月18日起下调部分零部件价格。更早些时候,包括捷豹路虎、奥迪、奔驰等豪华车型已在中国市场掀起集中降价的风潮。

        中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生效,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反垄断法之一。实施六年来,中国反垄断执法力度日渐加强,执法程序日渐成熟,市场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职能主要分布于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除汽车行业外,近期微软、高通也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

        邓志松说,对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和执法,是世界公认的市场经济规则。反垄断执法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政府下放行政审批权的同时,完善包括反垄断执法在内的市场监管体系,将为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责编: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