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罗平: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呼之欲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昨天,全国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合肥大科学中心)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批准。 此次 两会,罗平将提交建议,呼吁将合肥大科学中心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争取更多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事实上,早在2014 年12 月23 日,中国科学院发出通知,决定正式成立合肥大科学中心。“目前在全国,除了合肥,只有上海在筹备大科学中心。”罗平告诉记者,国家大科学中心一般要依托大的科学装置或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起来,就是协调一个地区相关联的科学装置,避免独立使用的局限性,相当于综合性的公共创新平台。
“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并不是一个机构,局限在一个房子里,而是一个科研平台,有的科研装置在中国科大,有的在科学岛的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罗平介绍,大科学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科学家来开展研究工作,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有的研究还可以催生变革性的成果,例如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磁盘存储技术都是过去依托科学研究催生出来的。“例如德国的赫姆赫兹研究中心,由6 个领域、18 个科学中心联合起来的,每个中心都有特殊的研究装置。”
那么合肥有什么优势能成立大科学中心呢?“安徽以及合肥的科研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除北京以外,合肥是国内国家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一共有3 个,分别是合肥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此外,合肥有20 多个重点实验室,其中有2 个国家实验室,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方面,合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300 多人。”罗平说,除了这些,我省以及合肥本身的科技创新环境也好,安徽是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现在是创新型试点省份,合肥是全国第一个创新型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