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要“GDP”更要文学价值
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时代的典型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热心关注并聚焦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评述和报道,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度剖析。
在广大读者群中以及资本界,网络文学更是备受追捧。目前,网络文学似乎“热”出了一片繁荣景象。然而,网络文学真的就那么“炙手可热”、“热”得其所吗?
网络文学为什么能“热”?
绚丽的数字,尤其是各项经济指标,毫无疑问是网络文学吸引大家眼球的主要元素。网络文学“热”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版税收入丰。根据“2013年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网络文学作者的年度版税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元以上。如在2013年,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版税收入高达2650万元。这是传统出版领域知名作家难以想象和达到的目标,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著名作家亦是如此。
二是网络作者人数多、年龄小。据不完全统计,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国内的网络作者注册总量超过200万人。而且,他们都很年轻:月关才42岁,唐家三少只有33岁,天蚕土豆仅仅25岁。虽然还仅是不惑之年,甚至还未而立,但是,他们在网络文学领域已经是“大神”级人物了。网络界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之势。
三是网络作品数量多、篇幅长、更新速度快。据《西安晚报》等媒体报道,每天发表的网络文学的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生产”这么多作品,需要网络写手们的长期坚持、天天更新。有人将这种“写作”方式称为“码字”,速度快的每天能“码字”1万个,最快“码字”速度高达每分钟140个。如此神速,即使是大文豪鲁迅先生等大笔杆再世,恐怕也只能感叹“后生可畏”、自愧不如了。
然而,“码出来”的网络文学是否具有文学价值呢?
网络文学为什么会“滥”?
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言情”到“幻想”再到“现实题材”的三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均呈现了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但为何总给人们一种“烂糟糟”、“乱轰轰”的感觉呢?其主要原因是,网络文学整体质量良莠不齐、佳作难觅。主要特征是:
一是精品力作偶有。在网络文学这个巨大家庭里,也有优秀成员:如网络小说《大江东去》获得了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又如网络小说《裸婚》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另外也有部分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网络游戏,反响还不错。但是,这只是网络文学领域的凤毛麟角,与每年数亿部网络作品相比,这些优秀的作品数量显得太过渺小。更大程度上,网络文学还只是一种“快感阅读”,读完之后过眼即忘,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整体上,网络文学仍处于一种自然发展、低级成长的初级阶段。
二是粗制滥造严重。海量的网络文学,尤其是最主流的幻想类网络小说,情节狗血、文笔粗糙、缺乏写作技巧,既没有文学性,也没有价值观,只有口水和宣泄那些沉迷于网络文学里的臆想和虚无。网络文学网站以低廉的成本对海量作品的制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甚至将网络文学比作癌细胞、鸦片、毒草,一旦染上,很难根除。
三是内容低俗,甚至色情。为了最大限度争夺眼球,网络文学不断挑战道德底线,普遍擦边,甚至频频越轨。网络文学网站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鼓励。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主管部门持续开展的“净网”行动,重点打击的对象就是内容低俗、色情的言情类网络小说。有的网站因此被处以重重罚款,直至吊销许可证,就是惨痛教训。这些作品不仅毫无价值可言,而且已经越过了法规和道德的底线。
因此,网络文学的内容鱼龙混杂、杂草丛生、泥沙俱下;部分网络作者欠缺文学素养、格调不高,已成为网络文学身上难以扯掉的标签。
网络文学为什么需“值”?
“值”,即价值,这里特指文学价值。高点击量并不等于高质量,高经济收益不等于高社会效益。因此,我们不应只关注经济收益,更应重视网络文学本身应该具有的文学价值。
也许有人认为,在当下这个喧哗与躁动情绪无孔不入的时代,还去谈论文学的价值尤其是网络文学的价值是不合时宜、毫无意义的,甚至可笑。对此观点,我们并不认同。
首先,价值是文学固有的特质。没有价值的文字作品就不能称为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必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样,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才会长久、兴盛,否则只会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更不可能持续发展。纵观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学发展史,无论是传记文学还是武侠小说,也不管是真实历史题材的还是虚构故事情节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越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社会越能认可、历史越会代代传承。
其次,文学价值决定文学作品的质量。我们通常讲“某书的质量太低,不值得一看”,是指这本书没有文学价值、阅读后没有收获。那么,什么是文学价值?通俗地说,它是指体现在文学作品里的必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以及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
再者,网络文学应传播正能量、积极回报“粉丝”。毫无疑问,快速、方便的网络环境是网络文学存在的先决条件。赋予网络文学勃勃生机和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却是网民——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他们的知识还不丰富、思想较为单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尚未定型。而他们又是那么热爱甚至痴迷网络文学,为了他们的健康发展、茁壮成长,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网络文学作为“80后”“90后”吸取知识和营养的重要渠道来源,理应承担起积极引导、正确教育并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的重任,回馈网民以精神财富:让他们通过阅读文字的方式,体验到诗性的意味和纯正的美感,享受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感受人间的温暖与光明;以文化自觉客观地发现社会残缺和病象、直面权力并勇于斗争、摆脱金钱和权力等的消极影响,从而捍卫自己的理想、尊严与自由;最终达到传承文明、造福人类社会的目的。
网络文学 怎么样能“正”?
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学环境,有利于年轻的网民汲取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找到精气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网络文学,政府管理部门和文学网站与网络作者要三管齐下,齐心协力,同步作为。
首先是网络作者和文学网站要加强自律。
如今,社会上存在一种“文化被轻贱、贬抑”的不良现象,相当多的文化作品也变得过于“娱乐化、消费化、商业化和欲望化”,甚至呈现出混乱的状态和趋势,但文化传播者应该有底线,不要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因此,对于网络作者来说,希望他们能静下心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用曹雪芹当年写《红楼梦》时“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创作态度,来善待网络文学和网络读者,不能一味迎合所谓“读者的需求”,更不能为了吸引读者去故弄玄虚,甚至追求低级趣味,要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具文学含金量和阅读价值的佳作。
对于文学网站来说,就更要有传播中华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自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不做简单的“从作者到读者的二传手”,要做高科技高文化的“出版人”。要用“文化人办文学网站”的思想,努力做好编辑、校对、审核的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读者这个所谓的“最好的过滤器”来辨别作品的好坏优劣,遴选出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
其次是政府要加强有效监管。
提升网络文学的价值,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引导和约束监管。管理部门要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出一个针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办法、措施和发展规划,引导网络文学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整顿网络文学重复授权、恶性竞争的不良环境,加大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力度,坚决遏制低俗、淫秽、色情内容的传播,严厉查处擅自从事网络文学出版经营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悉,中宣部、中国作协正在积极关注和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要将之纳入为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协在网络文学管理方面已有一系列的举措,并且已经接纳网络写手成为作协会员,通过推荐进入鲁迅文学院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与网络写手不断交流,结合传统的文学理念形成网络创作的规律、理论,再指导实践;举办网络文学的比赛、评选活动,并使之规范化;签约网络作家,使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转入传统的文学市场,使之走上有序的、轨道式的发展之路。
总之,网络文学更加不能“唯‘GDP’论英雄”。这也是亿万网民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弘扬中华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