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黄瘦,沧桑巨变新太行
28.10.2014 12:49
本文来源: 林业厅
1994年,国家正式启动太行山绿化工程以来,太行人用青春和汗水,在太行山的褶皱间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绿化史诗。据统计,截至2011年,工程区累计造林378.4万公顷,相当于2.3个北京市的面积,项目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1%提高到21%,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太行山绿化工程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保障京津地区和华北大粮仓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夙愿——染绿太行,构筑华北粮仓的绿色屏障
太行山东邻华北平原,西面黄土高原,北接蒙古高原,南止于黄河谷地。自古以来,它就像中华民族的脊梁,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之间,既抵御着西北寒潮的袭击,又接纳着东南暖湿气流。
历史上的太行山曾经是“茂林乔松、林阴似浓”之地,然而由于后来的自然及人为破坏,太行山林草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唇亡齿寒,太行山一度成为华北平原地区旱涝灾害和京津水旱灾害的根源,恶劣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成为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面对这一形势,198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作出了加速绿化,使太行山“黄龙”变“绿龙”的重要指示。高位推动下,原林业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太行山绿化总体规划》。1987年,以改善生态、富山保川为目的,以加速绿化太行为重点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开始在40个县开展试点,这也标志着一项跨世纪的伟大生态工程正式拉开帷幕。多年试点后,1994年,艰苦卓绝的太行山绿化工程在老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全面铺开。
1994年-2000年开展的太行山绿化一期工程涉及山西、河北、河南、北京4省(市)的110个县;2001-2010年开展的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涉及4省(市)77县(市、区);正在实施的2011-2020年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涉及4省(市)78县(市、区)。
工程区总面积1200万公顷,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面积。工程规划的总目标是:营造林356万公顷,防护林比重由1986年的23.8%增加到41.1%,经济林比重由13.6%提高到27.2%,基本控制本区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成就——绿肥黄瘦,解码红色老区的致富命脉
营造林356万公顷,这是工程规划至2050年的总目标;实际营造林378.4万公顷,这是2011年前两期工程交出的答卷。
数字背后,是绿色增长带来的无限生机。
林草植被的增加和森林质量的提高,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沃土,也为森林发挥多种功能奠定了基础。工程实施以来,太行山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大幅度减少和下降,尤其是近10年,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了30%。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贫瘠的山坡逐步变成了经济林和高产田,太行山不再是“贫瘠”、“荒凉”的代名词。
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引导下,工程区农户积极发展核桃、大枣、花椒、苹果、梨等林果产业,充足的原材料又促进了加工、储运、包装、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经济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开发、林木种苗花卉、森林生态旅游”为重点的四大林业产业体系消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不出村就有活干,靠着荒山就把钱赚。据统计,2010年,工程区林业总产值达58.9亿元,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了1.36倍。工程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381元,比工程实施前增加一倍。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各地在大力加强太行山区绿化的同时,按照一城一森林公园的布局,建设了一批精品示范绿化工程,打造了一批风景名胜区。如今,地质奇观与森林生态深度融合后的锦绣山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驻足太行山腹地。
秘笈——科技驱动,树立生态治理的太行标杆
太行山区土壤瘠薄,裸岩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土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0%,造林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勤劳勇敢的太行人没有退缩,他们坚持科技创新,全方位行政推动,强化后期管护,在工程建设思路、组织形式、工程管理、治理模式等方面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我国实施大型生态治理工程提供了经验、趟出了路子,也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梳理太行山绿化工程的成功实践,我们不难发现:
科技支撑是太行山绿化的关键。立地条件较差,造林难,成活更难,没有科技的支撑就没有绿化的成果。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成果,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如爆破、鱼鳞坑、水平沟、石坝梯田等多形式整地技术,就地育苗就地栽、大容器育苗、王五全造林法、径流林业、抗旱造林、混交林、丘陵区干果经济林营造技术等,一大批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造林成效不断提高,打破了干旱阳坡及困难立地造林的禁区。
行政推动是太行山绿化的保证。工程区各级政府通过目标责任推动、制度约束推动、资金投入推动,以及实绩考核推动这“四推动”,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推动”形成了“一把手”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谋划、地方财政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将造林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
强化管护是太行山绿化的根本。太行山立地条件差,幼苗生长慢,抗干旱和抗鼠兔害的能力弱,造林后前3年需要不断补植补造,8年-10年内需要封山禁牧。为呵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各地采取“工程补一点、政府挤一点、集体拿一点”的办法筹措管护人员的工资,落实管护责任。
愿景——提质增效,激活绿色屏障的多种功能
一部太行山绿化史,就是一部荒山绿化的缩影,它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大力度开展国土绿化的一个新高度,彰显了中国林业致力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决心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太行人心中播下了生态文明的种子,激发了工程区人民建设绿色家园的热情。
成绩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
如今,太行山规划范围内还有可造林地153.2万公顷,有46.1万公顷的低效林需要改造,而且,太行山北段部分县(区)依然是形成京津地区沙尘天气的隐患,华北平原的气候异常、旱涝频繁、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问题还在威胁到该地区的粮食安全。扎实推进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即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保土、蓄水和防风御沙功能,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需要,也是维护京津和华北地区国土、粮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虽然重任在肩,但纵观前两个10年太行山绿化的辉煌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咬定荒山不放松,一片片地治理,一步步地推进,不久的将来,太行山一定会有更神奇的变化。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8.10.2014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