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获得感】“股改第一村”,人人享“红利”
“现在的好日子,以前根本无法想象,前景还会越来越好! ”提及现在的生活,今年57岁的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办事处花园村村民江志平十分感慨,短短5年时间,他从一个地道的村民转变为“股东”,并成为村办酒店的众筹合伙人和拿着薪水的保洁工,日子越过越滋润。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花园村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拿到合作社工商营业执照、率先实行村集体资产自主经营,被誉为“安徽股改第一村”。
花园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在城市建设中,村里4000多亩土地被征用,村集体积累了1400多万元的集体资金。是“分家产”一分了之,还是做大蛋糕共同富裕?有着创业经验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开富带领大家选择了后者。
如何用好、管好这笔巨额村集体资产,使之保值、增值?花园村把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经过深入调研和考察,2013年5月,花园村召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暨第一次全体股东代表大会,村总资产量化金额1973.68万元,折合成19万股,分配给1153位村民,人手各一本《股民证》《股权证书》。量化股份后,该村集体股占23%、农龄股占52%、人口股占25%,初步实现村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
为了推动资产变产业,让股权改革出成效,2014年5月,安徽花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采取“一企一策”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主经营。他们先后创办幸福花园老年公寓、维也纳国际酒店、众轩花园酒店三个项目,市场化聘用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同时引入激励机制,配送股份给有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得益于“三大实体”的成功运营,仅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24万元,净利润902万元,增长近90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79元,增长近3倍,为花园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 2017年,村里掏出42万元,为全体村民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花园村的“蝶变”彻底改变了村民的命运。53岁的村民鲁大庆一家三口原来靠2亩多地过活,如今一家持有400多股集体股,不仅股本一天天保值增值,年底还将第一次分红。 “村集体资产连年涨,村民收入水涨船高,人人都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他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身兼安徽花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开富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他们于2017年11月27日成立了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并与当地农委所属的蔬菜种植基地达成合作协议,利用村集体厂房兴办农产品配送中心,向周边酒店、食堂等单位及住宅小区配送高质量的蔬菜和农产品。今年5月21日,宣城市花园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年营业收入500万元。
为了解决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2017年10月20日,花园村召开全体股东大会,推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股改新政”,即从村集体股中拿出部分股份,对村委会聘请的优秀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管理人才进行配股,凡是业绩突出、工作满三年的,经公司董事会提议,由股东与代表参与考核并通过的配送人口股;对表现优秀、工作满十年的配送农龄股;对特殊人才配送贡献股,让各路英才共同创造和充分享受花园村改革成果。截至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幸福老年公寓院长等2名人才进行了配股。通过薪酬正向激励和事业拴心留人,花园村共聘请了11名精英人才,其中大学生村官汤恒云先后放弃事业编制和乡镇公务员身份留村任职,一干就是十年,现成长为村党总支副书记、公司副董事长。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破解人才匮乏、农村集体资产融资难、入市难等问题,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幅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李开富告诉记者。
原标题:“股改第一村”,人人享“红利”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张敬波 编辑:刘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