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去降补”汇聚新动能
“叮、叮……”手指轻弹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清脆的声音顿时响起。
“单晶叶片是尖端铸件,你手里拿的不是一块铁片,而是一辆小汽车。 ”8月6日,在位于霍山县的应流集团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线,董事长杜应流告诉记者,普通钢材论吨卖,一吨2000多元;应流集团特种铸件按斤售,一吨总售价最高已超过2000万元。在热等静压中心,企业引进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格、世界最高水平的热等静压设备,正在加工航空装备关键部件。“这个设备全球目前只有5台,美国4台、中国1台,是大飞机发动机机匣国产化必需的、唯一的设备。 ”
坚持瞄准世界一流加快技术创新,聚焦中国制造短板推进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处于传统铸造行业的应流集团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典型示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行动要到位。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和动能转换。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省委、省政府加强系统化设计,注重精准施策,围绕五大任务形成了“1+8+4”的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即出台《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关于去杠杆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8个专项实施意见,以及煤炭钢铁行业4户省属重点企业去产能方案,做到工作谋划到位、政策集成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
上半年全省煤炭和钢铁产量,同比分别下降6.9%、4.5%
——因地因企制宜,分类有序施策,统筹做优增量和调整存量,去产能稳步实施
“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羁绊。
淮北矿业集团对下属23对生产矿井认真摸排,在全面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去产能实施方案,计划用4年时间,关闭退出刘店矿、海孜矿、袁庄矿等9对矿井,减少核定能力1280万吨,占企业核定总产能的28.7%。截至8月初,有2对矿井已经停止生产。
“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是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斤两不欠地完成产能压减任务,既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履行的政治任务,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 ”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明胜说。
六安市对市属58家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目前已完成17家“僵尸企业”的资产处置、职工安置和企业注销工作,18家企业的注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同时,把盘活企业闲置厂房、土地资源作为有效载体,通过招商引资,以“腾笼换鸟”的方式突破资源瓶颈,使闲置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
职工安置是做好去产能工作的关键环节。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更多运用市场办法,因地因企制宜,分类有序施策,通过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好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统筹做优增量和调整存量,深入抓好煤炭、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去产能脱困发展,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引导过剩产能在供给侧减量,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去产能总体稳步实施。上半年,全省煤炭和钢铁产量分别下降6.9%、4.5%。
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由去年末的12个月缩短至6月末的10.1个月
——落实差别化调控,加快棚改货币化改革,科学调整土地供应,去库存力度加大
房地产去库存,一头连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头牵着百姓安居梦想。
搬出住了30多年、约80平方米的老房子,在市中心买了138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是芜湖市镜湖区棚改居民钱富龙一家四口今年最大的一件喜事。 “旧房拆迁政府给了62万元补助,我们自己选新房。新房优惠下来要68.8万元,我只付8万多元的差价就换了自己看中的大房子。 ”钱富龙说。
今年,芜湖市重点促进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市场联动,及时停止政府投资建设新建安置房,实行房票制度和货币化安置,给予棚改居民购房优惠、契税补助和贷款利率优惠,既解决了棚改安置问题,又有效助力商品房去库存。该市还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省率先组建住房金融公司,加快住房金融改革,积极引导进城农民和外来人员购房。
在滁州,该市科学编制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有序控制土地供应节奏和供应量,从源头上引导和控制商品房入市节奏,基本实现供需平衡。该市将投靠类落户条件进一步放宽到近亲属,继续落实人才落户政策,提高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今年以来,我省紧紧抓住当前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居民住房需求空间广阔的机遇,落实差别化调控政策,加快释放政策红利。省有关部门指导各地不断完善支持居民消费的政策,通过调整税费政策、实施购房补贴、强化金融服务等措施,促进住房需求的释放。科学调整土地供应,控制增量、调整存量,防止房地产库存“边去边增”。上半年,全省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达454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4%。商品房去化周期由去年末的19个月缩短至6月末的17.6个月,其中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由12个月缩短至10.1个月。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认真落实省政府“去库存稳市场”的实施意见,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的原则,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大力推进房地产去库存。重点是鼓励支持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新市民住房消费,加大棚改货币化改革力度,支持居民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预计下半年商品房销售将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6月末,“税融通”服务企业3471家,比年初增加2228家
——发展股权融资,管控政府债务,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去杠杆持续推进
防控风险,必须坚定不移去杠杆。我省明确去杠杆防风险的总体思路是,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优化债权融资,着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有效管控政府债务,合理安排政府债务规模,降低债务成本;着力增强地方金融机构整体实力,提升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坚决遏制非法集资,严厉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黄山市通过投资补助、担保补贴、贷款贴息、开展“税融通”、加大续贷过桥资金落实力度、积极推进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减轻政府负债压力,不仅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和偿债率均控制在省目标线以下,而且有效激发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
阜阳市积极畅通金融服务,开发“挂牌贷”,将传统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有机融合,缓解挂牌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同时制定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足额配套过桥资金,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各地在推进去杠杆防风险工作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能解决的用市场办法解决。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区分区域、行业、主体及不同类型企业和企业所处阶段、经营状况等特点,正确处理去杠杆力度节奏与可承受程度的关系。截至6月末,全省“税融通”贷款余额为77.75亿元,服务企业3471家,比年初增加2228家;全省“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508.7亿元,在保企业超过11700户。
有效管控政府债务杠杆率是去杠杆的重要内容。今年6月30日,经省政府授权,省财政厅通过财政部国债发行招投标系统,面向19家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公开招标发行908.7亿元2016年省地方政府债券。承销机构承销意愿踊跃,显示了市场对我省地方债信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认可,我省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今年,我省地方债发债时间和进度大幅提前,债券利率较低,其中,置换债券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腾出资金支持新项目建设、去杠杆防风险;新增债券主要用于涉及市政道路、市政公用、安置房、土地、水务、环境整治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保民生、促发展。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指导各地严格控制举债规模、严格规范举债程序、严格控制举债成本、实行地方政府性债务全口径管理、创新政府融资机制、加快政府存量债务置换,重点控制负债规模、程序、成本,同时推进平台转型和资金统筹,加强管理创新、考核监督和风险预警,有效管控政府债务杠杆率。
降本“组合拳”每年降低企业成本约903亿元,降幅达2.7%左右
——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制度制约瓶颈,引导企业“内外兼修”,降成本措施有力
成本负担偏重是实体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蚌埠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清理前置审批事项,简化登记办理程序,减少审批环节332个、削减报送资料274项,全部项目承诺时限比法定总时限压缩81.9%,承诺件平均办理时限2.81个工作日。建立“园区零收费”制度,对在市级园区投资的工业项目,除享受统一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以外,免收28项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减轻企业负担1700余万元。
宣城市从降低制度成本、企业外部成本、企业内部成本三个方面,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在降低制度成本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市级行政审批保留项目由上年的141项减至98项,197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依法取消。在降低企业外部成本上,从用地、用工、水电气、融资成本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落实“营改增”、降低企业社保和公积金缴存费率等优惠政策。在降低企业内部成本上,引导企业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机器换人降低人工成本等。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降成本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推出20项具体措施,全面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能用地成本和物流成本。政策实施预计每年降低企业成本约903亿元,降幅达2.7%左右。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家和省里部署,全面实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上半年,全省完成直供电交易394亿千瓦时,可为261户企业降低成本31.4亿元;办理票据贴现4万余张、贴现金额297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3亿元;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8.17元,同比下降0.18元,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省经信委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着力落实省政府关于降成本实施意见,在统筹做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的同时,切实加强小额票据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产业金融合作机制体制,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范围,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扎实推进机器换人专项行动,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人工成本,力争三年内降低企业综合成本5%至8%。
上半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与竣工数,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00.3%和57.7%
——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兼顾当前和长远,强化项目带动,补短板投入增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如果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是在做“减法”,那么补短板就是在做“加法”。
芜湖市加强薄弱环节,以推动产业升级、招引高端人才、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民生四个方面为重点,着力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今年该市列入省“大专新”项目665个,芜湖长江二桥、城市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安庆市通过盘活存量资金,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专项基金10亿元,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采取事后奖补、贴息、投资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促进工业制造、服务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以富士康研发中心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年内建成,将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省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重大平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全力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体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形成集合效应,增强发展后劲。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
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新开工16.5个、竣工346个,分别完成省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100.3%和57.7%。薄弱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增幅高于全部投资14.5个百分点,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项目开工或建成运营。
“将坚持兼顾当前和长远,把握力度和节奏,注重强化项目带动和政策配套,努力补齐创新能力、现代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短板,力争3年取得显著成效、5年基本补齐突出短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省发改委负责人说。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