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特刊• 人物】从社会需求中寻找科研的意义与方向——访数理学院张学勇博士

22.05.2015  19:48

编者按:高校是人才的“储水池”和“梧桐树”,而人才是兴校强校的根本,安徽建筑大学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以学校特色领域的研究影响和推动学校整体科研工作的开展,是学校“科研兴校”战略的重点。4月25日,学校 2015年科技工作会议暨首届博士论坛在南校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隆重召开。会上,学校表彰了2014年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进代表在博士论坛中就学科建设、创新团队、人才引进、科研组织和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近日,记者对获得表彰的数理学院张学勇老师进行了专访。

                         

记者: 张老师,您好!祝贺您荣获“2014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也请介绍一下您2014年的科研成果?

张学勇: 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精密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以及变形应变光学全场检测技术,2014年申报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前所投文章出版2篇,另外,一项发明专利公开,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科研成绩的话,那首先要归功于学校和数理学院给我营造的浓厚的科研氛围,以及各级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大力关爱、热情支持和鼎力帮助。

记者: 您在2013年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但没有获批,能否让我们分享两次申报的心得?

张学勇: 科研项目的源头(idea)来自社会需求(理论或应用),服务社会则决定了我们做科研的意义和价值。我想,这可能,为我们指明了寻找课题的途径和做科研的方向。按照这个思路,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在寻找答案:我会什么?基础是什么?该做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应用价值又是什么?众里寻她千百度,直到2010年,与一个主任医师也是教授,沟通,谈起了我的想法,未想到竟然得到了他的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我接着猛查中英、文献,经过大量研读,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后,我才逐渐改变、确立了自己的主攻方向,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直到13年才开始第一次申报国家基金,这时青年项目已不带我玩了,直接申请面上。当时还充满憧憬,满怀期待。8月份等来report: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记得:一位专家给我点赞,给了A; 2位专家欢迎下次再报;另一位专家则直接毙掉。我的第一次申请就这样结束了,当时郁闷的很。14年申报季,当时没有勇气,因为连续2年不中,就得停1年。所以想休整一年,积累一下,实际上又有些不甘心,当时犹豫不决。后来在学院闵院长等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下,才沉下心来,主动放弃春节后的一些事务,赶时间,写本子。13年本子推倒重写,并按13年专家意见认真进行修改、提炼。回头想,真得感谢A专家给予我的信心,也感谢另2位专家给予的鼓励,以及给予我批评的那个哥们。吸取13年申报教训,14年本子写好后,我去了科大、工大,请了2位同行专家、1位其他学科老师看了自己写的本子,请他们多提宝贵意见,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科技处刘处长、仲处长的亲自点评以及多次组织的专家点评。改-改-改!熬夜-熬夜,那段时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不像13年,这次本子提交后反而自己出奇的平静。后来的消息是中了。     

通过这两次申报,我感觉课题要从实践、社会需求中来寻找,加上多阅读、多比较、多思考、多积累、多交流、多请教。我想所谓的课题创新、意义、价值,估计也就有迹可寻了。

记者: 您是怎样利用课堂教学来促进科研的?

张学勇: 的确,科学研究可以也应该和培养人才/教学工作相一致,两者并不是相互背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我们的物理学史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1819年,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在教学中遇到相关知识点涉及到自己有所研究的课题时,有时总会无意的多聊上那么几句,对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知识面,虽然不总是会激发灵感,相反,偶尔自己还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往往会促使自己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不放下,多坚持,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果、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也促进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记者: 您说科研项目的源头(idea)来自社会需求,请给一些具体的建议。

张学勇: 科研之余,大家可抽出些许时间,关注留意一下国家的宏观政策与导向,它们常常隐含着国家新的产业布局或经济增长点。这是我在专业学科建设时,向那些企业老总请教,以及打交道后的切身感悟,觉得他们比身处学校的我们,敏感许多。在学校,我们做研究,我想可能也要做活,不能沿着一条路、抱着一个方向不放,特别是理科转向工程应用研究的我们。互联网+、DT时代、工业4.0这些关乎未来的词,对我们做科学研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些都可能是我们科研的项目的源头。(整理:胡卫东;审稿: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