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科技扶贫三十载 拓宽服务“三农”新路径
见链接: http://www.crd.net.cn/2015-10/21/content_17430599.htm
http://www.crd.net.cn/2015-10/28/content_17527948.htm
30年前,为帮助大别山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安徽农业大学组织开展科技扶贫大别山活动。创建“金寨大专班”,首开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办高等教育之先河,拉开了“大别山道路”的序幕。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一批批安农人胸怀“三农”真情,肩负“科技扶贫”使命,在大别山区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演绎着知识改变面貌的奇迹。
从“金寨大专班”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到安徽新农村建设,从美好乡村建设到富民兴皖、推进“三个强省”建设……30年来,安农人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把服务“三农”、奉献“三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本、动力之源,致力科教兴农、科教兴皖的宏伟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大别山道路”。
从1985年到今天,安徽农大在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秉承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让知识走出校门、让人才留在农村这一办学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激励,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的转变,从产业科技到产业科技与民生科技并重的转变,从“单向输出”向“产教融合”、“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转变,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体系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健全,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
在“科技开发大别山”期间,安徽农大一大批有志于“三农”的专家学者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在大别山通过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来探寻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径,这一时期的“大别山道路”是一种单向的智力植入、科技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开创了“金寨大专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提升了水稻、茶叶、蚕桑等8大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催生了霍山石斛、西洋参、高山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20万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使命,安徽农大在总结“大别山道路”扶贫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整体谋划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计划。这一时期,“大别山道路”已经从大别山区走向了江淮大地,从“单兵作战”转向“整体协同攻关”,从产业科技到产业科技与民生科技并重的转变,从产品向产业的延伸、从农业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延伸,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通过服务“三农”来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形成了以“合作发展”为主体的新模式。
面对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要求,学校以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契机,大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政府、企业和产业园区的产学研合作,搭建了多方互动、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格局,形成理念契合、要素聚合、文化融合、机制耦合的协同发展新模式。该模式是将学校事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纳入一个系统来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构建了农村、农业、农民和农业高等学校“四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格局,一种“系统化、嵌入式”的协同发展道路正在安徽农大形成。
不断完善协同发展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与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加强与市、县两级政府的合作。安徽农大先后与安徽省淮南、亳州、淮北等12个地级市以及宁国、金寨、岳西等34个县市区签订了政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与安徽省农委、省林业厅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为主导,深层次、多方位、可持续的“校地”合作机制。与宿州市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宿州农业的转型升级;与合肥市政府共建“合肥农产品加工研究院”、与安徽省国土厅共建“安徽省国土资源研究院”等。2005年来,与县市区联合,累计成功申报科技专项行动计划项目71项,占全省90%以上,为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坚持校企合作,强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首先是加强与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合作。学校先后与860多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约占全省的90%。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和教学科研实验示范基地,联合申报、承担科技项目等途径,初步建立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农业企业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的合作模式。
坚持园区示范,深化与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协同合作。安徽农大坚持把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成果转化孵化器和培训农民的大课堂,积极参与和扶持全省各类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为包括宿州市埇桥区、芜湖南陵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庐江郭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在内的全省80%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区和产业园提供了技术支撑,实行从申报到实施的全程合作。通过规划设计、主导产业选择、技术转移、项目合作等多种措施,使得示范园区的科技水平、转化能力、示范效应大为增强。
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实用人才,是安徽农业大学的首要任务,从金寨大专班到“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从培训新型农民到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几十年如一日,着力构建农村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共为地方培训了各级各类人员300多万人次,有数万名毕业生在安徽基层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为安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为创新农村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土大学生”。1985年9月,学校与金寨县政府携手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日制县属农业专科班。开班13年来,先后培养了565名毕业生,相当于十年分配到金寨县高校毕业生的总和。随后,学校又在全省40多个县市设立教学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学校积极探索农村高等人才培养新模式。2007年6月,学校与泾县合作,揭开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序幕。目前,已先后与72个县区开展合作,招收学生达8500人。
为创新培训方式,多途径构建新型农民的培养模式,学校主动协助各级政府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创新“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方法,把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据统计,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累计为地方培训各类学员300多万人次,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安徽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专业调整和改造,形成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体系。并以“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机制,实施了“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创新实验班等为重点的“卓越计划”,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产学研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现代青年农场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评价说:“试验班符合社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代表了新时期安农教育改革的方向,创新了教育发展模式,是我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
学校广泛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让学生看到“知识就是力量”,体会农村对农业技术人才的渴求,增强对“三农”的感情,培养“爱农、敬农”的情怀。学校从2003年开始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做文章。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有524名毕业生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学校每年有近60%的毕业生,活跃在乡镇以下的基层,传播着科技兴农之火,在广阔的田野上放飞着他们的理想。
从1985年到今天,安徽农大在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实现了从大别山区向江淮大地的延伸、从产品向产业的延伸、从农业到农村的延伸,从科技人才支撑向政策规划和农村社会建设的延伸,在服务美好安徽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别山道路”生动记录了安农人致力科技兴农、科教兴皖的成功实践,托起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支撑了安徽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富民兴农的宝贵经验。同时创造了地方院校育人兴校的典型经验,积累了地方院校加快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生动诠释了安农人“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