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理性的人生——追忆祖述宪教授

21.06.2016  16:52

      2016年6月3日,我校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资深教授祖述宪因病在合肥逝世。祖述宪教授早年师从我国预防医学创始人苏德隆教授,毕业后回皖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专注于传染病流行病学、医疗预防评价方法和卫生政策等研究领域。祖述宪教授一生勤勉、著作等身,追求科学、坚持真理,性格耿直、为人和善,生活简朴、崇尚自然,提携后学、桃李天下,深得社会各界和亲朋学子的敬重与爱戴。
      现刊登他的学生肖锦铖的追忆文章表达对祖述宪教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要多一些,整个四五月间下个不停。
      五月三十日接到祖述宪教授两次电话,声音微弱,要我抽空到他住院病房谈谈一些文稿的事情,还郑重其事地说要谈谈我们两人的友谊。
      次日下午我按约来到祖教授病房,此时祖教授身体很是羸弱,他示意我坐下,并招呼老伴和两个从美国回国探病侍奉的孩子聚拢在床前。此时的祖老师先是重复他一贯坚持的生命观点和春节期间发现肿瘤以来的个人体验,大体上就是客观面对疾病现实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预判,并就身后事做了嘱托。我们都佯装轻松地劝慰他不要太悲观,要积极地应战困难,他也很配合地应允着。后来,祖老师说我是他的忘年之交,说我们的友谊是值得他骄傲的,并嘱咐我儿童节代问孩子们快乐!
      祖老师是动了真感情,我怕自己不能克制,连忙向祖老师应诺一番并请他安心静养。隔日再来看他,祖老师消化道已广泛出血,当夜即永远离开了我们。
      祖述宪教授祖籍是桐城孔镇,1935年6月出生在山东寿光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县城后,全家逃难,他没有连贯地上过小学。1942年,他七岁时回到了老家——怀宁县老峰(头)镇,现属安庆郊区,小学最后一学期是在安庆双莲寺小学读的,这是他完整读完不多的二三个学期之一。
      1949年他在芜湖安澜高级工业学校附属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是为纪念抗战远征军戴安澜将军殉国举办的。解放后,他因年龄小考了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商科,即后来的芜湖商校。1951年暑假他听说安庆卫校招生,便去试试。他对进安庆卫校是高兴的,因为学医是他少年时曾经有过的想法。祖老师曾多次说他进卫校后,开始体验到读书兴趣。
      1954年3月,他卫校毕业后到当时的东流县(后合并到东至县)血防站报到,经常下乡做医疗工作。那时医疗条件差,又没有什么药品,能够诊治的疾病十分有限,他遇到问题只好查书,《中级医刊》《实用内科学》和《临床鉴别诊断学》帮了大忙,祖老师曾回忆这使他逐步养成阅读书刊的习惯,终生受用。
      1956年他积极应考,6、7月间被上海第一医学院录取。上海第一医学院建国前称为国立上海医学院,时有16位一级教授,而那时复旦大学的文理各科加起来,一级教授人数也只有五六个人。他在东流县时看过苏德隆教授当时在《中华卫生杂志》上发表的砒酸钙灭螺预防血吸虫病的文章,崇拜得不得了,这是他读大学的动力之一,没有想到后来竟梦想成真,1963年他考取了苏德隆教授的研究生,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实属不易。
      祖老师对临床工作很感兴趣。大学毕业后虽然从事流行病学专业,但下乡调查研究时总喜欢为农民看病,他在东流县里当了差不多近三年的医生,文革期间又要求去附属医院做了好几年的内科医生,下乡时也找机会为农村人看病,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同时,他为上世纪70年代初国内仅有的两本医学期刊——《国外医学》和《新医学》,撰写和翻译了很多国际内科学进展的文章,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1978年春,教育部举行了全国留学生选拔考试,祖老师考了我省第一名。1982年春,受卫生部指派他去泰国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社会发展与卫生计划讲习班
      1983年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他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临床流行病学一年。在离开费城回国时,他转道加拿大卡尔加里参加国际热带医学会议,报告轮状病毒腹泻研究论文,后来多次出席国际会议。
      1989年他再次从洛克菲勒基金会申请到一笔研究经费,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做了二年多的研究工作,在美英专业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的4篇。1994年《美国热带医学杂志》第一期的头一篇,发表了祖教授团队的关于中国农村以及巴西东北一个城市贫民区和美国的隐孢子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章,表明隐孢子虫感染是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并讨论了三地感染状况不同及其原因。
      祖述宪教授是我校流行病学与社会医学资深教授,是我校临床流行病学的发起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参与卫生管理系创建并担任系副主任。
      祖教授亲自教授过我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课程,是我地地道道的老师。祖教授上课节奏感很强,不少同学产生敬畏心态,只好课前充分预习才能思维跟得上。他总是强调教学要义是讲求科学,即坚持教育上的理性。
      祖教授上世纪90年代回国后,专注于传染病流行病学、医疗预防评价方法和卫生政策等研究领域。他热心指导青年人做科研,经常带青年人下乡搞调研,记得大家每每早晨醒来,祖教授总是起床多时,要么在看文献,要么在敲字码。他积极为青年人推介国外访学国内深造机会,他多次邀请原浙江医科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国际教育项目主任余海教授来校为青年人提供集体项目申请。他总是强调科研首先要讲求方法,即坚持创新上的理性。
      祖教授2001年退休,但他退休后与退休前一样,经常到卫生管理学院指导青年教师,他与许多青年教师都是好朋友,坦诚相待,真情相助。祖教授常对青年教师感慨地说:一是要打好基础,干一件事就要做好一件事,才能积累真实的经验;二是不要浪费宝贵的光阴,照他的老师苏德隆教授所说——“勤读书,勤思考,勤实践”去做,必有收获,处处留心皆学问,真是一点也不假。
      他晚年仍笔耕不辍,关心社会,倾心于动物保护、文化反思等公共事务,开设博客,利用一切机会为疑虑公众和网友释疑解惑。他生活上极其简朴、崇尚自然状态,祖述宪教授嘱托后事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接受吊唁,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他总是认为生命意义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即坚持价值观上的理性。
      祖教授常怀满满的家国情怀,多次向我谦逊聊起:“像我这样在大学从事教学研究的人来说,一辈子做了这么点小小的工作实在是不足挂齿的。能家庭幸福平安一生,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特别要庆幸遇上了好时代。我走上了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时遇上了一些可信赖的朋友,使我在人生路上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他总是认为个人命运要在时代洪流中体现,即坚持人生观上的理性。
      祖老师的病情是春节期间发现的,一经发现即成凶险。他正月初打电话给我说他身染重病,我一开始并不相信,因为熟人都知道他上楼都是小步跑,但严谨的他不会错说。得知事实,我怅然若失,谈不上震惊,只是些许遗憾些许伤感,以我对祖老师的了解,他一定更加忙碌,抓紧完成手上紧要的几个书稿统稿和校验。他不愿更多朋友知道他的病情,是因为他害怕耽误朋友们花时间看望他,也怕没有更多时间处理他认为非常紧要的事务,他未竟的事有许许多多!尽管如此,当我传达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武汉和省内各地朋友和学生们对他的问候时,当学校领导亲临病房看望他时,他还是充满感激和欣慰!祖教授就是这样贤达质朴的人!
      承蒙祖教授的抬爱,称我是他的忘年交、好朋友,再次体现了祖教授和善为人礼贤下士的修养和性格。事实上,我多年来一直努力地向他学习做人做事,所获甚多,从私下情感上说,祖老师永远是我心中敬重的先辈、偶像!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在世要过有价值的人生,离世要留下人生的价值。6月3日祖老师离开我们到今天还不到两周,但我感觉祖老师好像仍然活在校园里,校园依然草色青青,行人匆匆。追记祖老师之际,我想我们的大学还有许许多多祖老师这样的安医人,我们的中国梦安医梦一定能够实现。
      百度书库推荐祖老师《思想的果实——医疗文化反思录》时题有:该书为我国著名公共卫生专家祖述宪教授所著,作家鲍尔吉·原野称他是“以科学精神和爱心传达美好的人”。我深以为然,并以此纪念。
      肖锦铖
      201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