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社区志愿者帮“轮椅女孩”绽放“微”梦想

31.05.2016  12:28

      包河区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区的居民丁一凡,因年幼时的一次突发事故致下半身瘫痪,平时只能借助轮椅生活。如今,19岁的她乐观勇敢面对生活,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做起了微商的生意,开启自强不息的灿烂人生。

      在常青街道一处普通民宅内,记者见到了这位花季少女。因为瘫痪,缺少锻炼,丁一凡显得有些虚胖。见到家里来了客人,她腼腆的笑了。“我是去年9月开始接触微商的。那时有位志愿者老师每周都会来我家给我做课程和心理疏导,他有朋友是做微商的,就介绍了我俩认识。”丁一凡说,“后来我的亲戚也给我介绍微商资源,从那以后我的微商之路就慢慢启程了。

      打开丁一凡的微信朋友圈,微信名叫“阳光向日葵”的她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迎面而来。新疆特产、茶叶和女子内衣是丁一凡的主打产品。如何让朋友们看到自己推送的产品又不让其产生反感,丁一凡有自己的思考。“我每天推送3条微信,第一条结合产品写出早安心语,二三条以图文形式推荐产品。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各发一条,虽然条数少,但只要让人记住就好。”除此之外,微店“惜缘小屋”也是丁一凡推介产品的主战场。因为没有经过网店方面的系统训练,最开始微店页面乱糟糟,不服输的丁一凡多请教朋友和前辈,并在互联网上自学页面设计和语言组织,逐渐把微店打理的紧紧有条。

      虽然残疾,可丁一凡却没有处处依靠他人,反而一心一意为家人着想。日常生活中,凡是丁一凡能自己做的事,绝不假手于人。谈及做微商的原因,她也告诉记者,主要是不想一直靠家里生活,要用自己的能力赚钱,改变现状。“我从2012年开始,就想自力更生了,可一直找不到渠道。现在盛行的微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途径。”丁一凡说。目前,由于生活环境单一,丁一凡的收到的订单并不多,大多为熟人经济。

      “对普通人而言,做微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丁一凡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就连小学、初中知识的获取,都是志愿者主动上门教的,所以做微商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金寨南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和社区志愿者联手,计划通过社区的QQ群、微信群、各自的朋友圈等帮丁一凡推销产品,助力这位‘轮椅女孩’的‘微’梦想绽放花朵。

上报单位:包河区民政局
信息作者:杨莉 王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