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全市“四有”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继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业务内容包括社区养老、再就业、生活帮扶等,从邻里和谐相处地鸡毛蒜皮的小事,到下岗再就业的关乎民生的大事,在整合社区资源、丰富居民物质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随着、社区的发展,特别是“四有”社区的建立,社区服务对象,已以福利性服务的“老、残、孤、困、优抚”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逐步拓展到共享福利性、公益性、社会性多层次服务的全体居民;社区服务项目,由一般性日常服务性项目,拓展到高层次的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多方位、宽领域的服务。如我区各街道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积极承担政府职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内容的各种活动,帮助老弱病残。
二是为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构建和谐社会须关爱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必须建立社会福利、救济、互助等社会保障机制,这单靠政府力量的帮扶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来有效地帮助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弱势群体服务上,如各种技能培训中心、民办学校、养老院等都充分利用了民间大量资金来办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为缓解社会问题,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保证社区稳定、凝聚群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为促进社区和谐文明协调发展。 社区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一些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老年协会、群众文化团队、志愿者协会、康复协会等组织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的特点,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活动较为频繁,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西关街道环宇社区艺术团就是一支群众团队,她们用通俗易懂的地方文艺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拓展人们奉献社会的渠道。
近几年来我市社区社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但与蓬勃发展的社区建设和日益增长的社区居民需要还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社区社会组织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基层社区领导和工作者认为社区社会组织可有可无。大部分社区社会组织缺少相关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扶持,面临经费不足、活动场地缺少、人才匮乏等问题。如在环宇社区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时候,就面临着没有办公场地,有牌没处挂的尴尬。
二是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目前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动员性参与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客观上抑制了社区社会组织自主作用的发挥,造成社区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绝大部分的居民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没有认识。
三是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发展不充分。全市 43个社区,目前仅有环宇和一中社区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社会组织联合会,但目前还处在刚挂牌阶段。很多社会组织就是“有名无实”,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管理,长年累月不开展任何活动,在服务层次上出现“空位”,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区老百姓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社会事务需要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社会组织来参与管理,因此,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强化规范管理,为社区社会组织搭设运转平台,对于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四有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健全机制,提供政策支持。要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上下合力、部门联动,社区牵头、居民参与”为工作方针,制定相关政策,让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有理有据。将社区有没有成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为考核“四有”社区的标准之一,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把政策用好、用实、用出效果。对于一些资金运转较为困难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扶持,动员驻区企业出资为社区社会组织举办各类有益活动,如举办各类文艺晚会和文体比赛等,既相对解决了一些社会组织的资金困难问题,又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组织在发展社区公益、提供社区服务、满足居民需求、创建文明城市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组织参加各种广场活动,专题晚会,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艺表演”、“为残疾人献爱心”、“社区老人义诊”等系列活动,展示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可度。
三是强化功能,彰显发展活力。社区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逐步确立“老百姓需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理念,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引导其从事减贫救济、救灾防害、安老抚幼等公益活动,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时给予救助和帮扶;在社会事业上,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兴办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同时建立承诺服务机制,提供优质诚信服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上报单位:宿州市埇桥区民政局 |
信息作者:李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