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苹果滞销犯愁 果农盼客商伸出援手(图)
3月2日, 砀山县朱楼镇陈寨北门村很多果农致电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求助称,目前,他们有100多万斤的苹果堆成山,面临滞销困境,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的变暖,苹果将恐逐渐腐烂坏,一年辛苦劳作的成果眼看要打水漂,千名果农每天愁得的睡不着觉。他们希望有经销商或爱心企业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百万余斤苹果堆成山面临滞销
“今年的苹果销售太差了,光我们村至今就积压了一百万斤左右的苹果卖不出去,我们果农都愁得没有办法。” 3月2日,砀山县朱楼镇陈寨北门村的果农邵长久说,希望有人能够帮帮他们。
“我们村的果园区有一千多亩果树,近几年我们果农又都在种植无公害的优质苹果,成本也相应提高,每亩地就要投资近两千元。投资高了,今年苹果却卖不出去。去年苹果每斤1.2元左右,今年我卖6毛1斤都不好卖。我们每斤的苹果成本价在6毛左右,这还不算人力。”邵长久说。
村子里,像邵长久这样的果农并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果农的苹果储存量都在4万斤左右,现在村民基本上只卖到了约三分之一左右。
邵长久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果农都用电动三轮车把家里的苹果拉到集市上摆摊去卖,每斤只卖到6,7毛钱,但卖出去的苹果寥寥无几。另一位果农告诉记者,自己一上午只卖出了5元钱,除去吃饭等开销,自己只赚到了1块钱。
盼不来商户,千名果农面临亏损
对于砀山县朱楼镇陈寨北门村的果农们来说,苹果是他们主很重要的经济来源。现在苹果卖不出去,果农们就要面临着一年的辛苦劳作无果,投资也打了水漂。现在的果农们日日盼,夜夜盼,只盼望着自己辛苦种植的苹果早日卖完。
种苹果是一件既耗时又费力的事情。从开花到结果,期间需要投资大量的人力,财力。
“不算人力的话,我们一亩地的投资就要在2000元左右。施肥,农药,杀菌,再到收成后给苹果套袋,我们现在苹果即使卖到7毛钱一斤,算下来也没有其实没有利润,已经是在倒贴、,赔本往外卖了。”北门村另一位果农邵家良无奈地的告诉记者。“给苹果光是套袋我们还就要雇佣人工,一天的费用就要100元。”
明知道会亏损,朱楼镇陈寨北门村的果农们也盼望着自己家收成的苹果能早日卖出去,减少点损失。眼看着天气温一天天的回升,堆放在家里的苹果也越来越不耐放。
邵家良介绍说,从1984年他们家就开始种植苹果,在他种植苹果的三十多年里,像今年行情销售这么低迷萎靡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以前每年都会有商户来村里拉苹果出去卖,不管卖的价格如何,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上万斤的苹果在家里堆成山,今年我们曾主动联系商户希望他们上门拉苹果,但至今都没有商户愿意上门。”据他介绍,他家有近12亩地的果园种植苹果,现在滞销的苹果还有4万斤左右。
“现在因为苹果的事情,村里的果农什么都干不了,也没有心思干别的。苹果是村里果农们很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照这样下去,我们去年一年算是白干了。现在果农们是越来越灰心。”邵家良沮丧地的说道。
呼吁:爱心人士和,商客解果农们燃眉之急
随着天气的逐步升温,现在滞销在砀山县朱楼镇陈寨北门村滞销的果农们家中一百多万斤的苹果面临着腐烂坏的危险。苹果的滞销对于北门村的果农们来说就意味着要面临颗粒无收的处险境。这对于辛苦劳作了一年的这些、朴实的果农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您有销路或是需求,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一下这些愁苦的果农们,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本报热线0551-62620110。
砀山县朱楼镇陈寨北门村部分果农电话:
邵长久:13721299327;
邵家良:15255738775;
邵玉珊:13955763872;
邵长力:18712146138。
吴琼 记者 李尚辉 文/图
原标题:砀山果农苹果滞销犯愁 盼客商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