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弘扬人道主义致力助残事业

03.11.2014  10:33

 

图为安徽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六届二次理事会会场

      安徽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本着“弘扬人道主义,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善款,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全省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办会宗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把福利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全省广大残疾人好评。近期,记者对基金会进行采访,对这个被誉为弱势群体的“娘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下面对基金会所起的中间桥梁、沟通纽带帮扶等作用作进一步报道。

实施“两项工程” 打造品牌项目

      “两项工程”是指“千元就业”工程和“白内障复明”工程,是基金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坚持不懈,倾力打造的名牌项目。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把“两项工程”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两项工程”开展活动。

      众所周知,残疾人在就业方面一直受到不公待遇,大多数人被拒之门外。他们被社会边缘化,许多人只能自谋职业,基金会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千元就业”工程,也就是残疾人就业工程。资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每户1000无钱,以启动其基本就业急需,使被资助人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发展经营,走上脱贫之路。这项惠及成千上万残疾人的“千元就业”工程,给他们带来希望,又叫做残疾人的希望工程。

      2009年以前,“千元就业”工程在全省实施范围已经有9个县了,年就业人数达到450人左右,每年所用资金约50万元。为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这一工程的阳光雨露,基金会千方百计在县域普及发展,到五届理事会期间该项目发展到11个县,年就业人数为700多人。“千元就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单位资金也由当时的1000元,今年提高到每户2000元的资金额度。

      “两项工程”中的另一项是“白内障复明”工程,这是针对许多农村残疾人饱受白内障痛苦,无力承担医疗费用,他们不去医治,只能忍耐。基金会摸排情况,予以每人750的手术费救助。往年都在300例左右,一年约20万元。去年“白内障复明”工程覆盖面达450人,使用资金增加到33.8万元。今年,这项工程覆盖人数将进一步增加,补助额也作相应提高,毎例手术补助1000元,预计资金60万元。

      “两项工程”是惠及残疾人千家万户的事业,预计今年“两项工程”总投入将达到 200万元左右。基金会将围绕这一品牌项目,竭尽全力打造“两项工程”,使之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给众多残疾人送去关爱。

争取项目资金 落实社会服务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2亿资金用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我省争取到330万元,支持7个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基金会申报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试点项目”为其中之一,受到省民政厅民管局的认可和支持,报经民政部国家民管局批准立项,批准资金50万元。项目资金虽然有限,但能够争取到这类项目,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民政部为此专门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审计工作方案》,民政部国家民管局和省民政厅民管局先后专题举办培训班,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基金会争取到这个项目后,经过慎重考查,委托阜阳神康脑瘫康复医院具体实施。阜阳市是一个超千万人口的大地区,且是小儿脑瘫重灾区,那里没有专科医院,患者存在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为该地区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提供便利,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减轻了社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深受社会舆论好评。

      基金会又争取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的“经颅磁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向为脑瘫儿童康复机构捐助经脑磁(脑病)治疗仪,正好与上一项目相配套,便于工作的开展。

落实领导批示 促进社会和谐

      我省现有盲人约16万人,其中低保内的贫困一级、二级盲人有10万人。省盲协副主席刘欣同志给省委张宝顺书记写信,提出为贫困盲人捐助收音机的建议。张宝顺书记很快做出重要批示:捐助收音机给盲人朋友,让他们了解信息,是个好建议,但实施方法上不宜以组织名义硬性规定。梁卫国副省长也对此事提出具体要求,省政府副秘书长孙正东同志专门召开了有省残联、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地税局、省委宣传部和我会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协调会。按照测算的捐助范围和采购标准,以贫困盲人作为捐赠主体,界定为全省低保内6万名贫困盲人每人赠送一台收音机。所需资金约400万元,皖能集团、海螺集团、合力叉车三家省属企业筹资200万元,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汇报争取得到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以采购收音机,目前采购工作正在进行。

扶持创新项目 助推事业发展

      关爱残疾人,是福利基金会的工作常态。今年,基金会争取到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提供的一个新项目。其任务目标是,依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区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基会的设备资源,建设一个社区康复站,为社区和基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其建设模式是,中国残疾会提供康复器材设备+省残基会组织实施管理+社区提供场地+基层残联提供人员与日常服务。

      基金会拿到这一项目后,经过调查研究,决定筹备建设临泉县社会康复站项目。临泉县是省级重点贫困县,该县人口基数大、发展相对落后,各类残疾人也相应较多,据2009年的统计,全县有各类残疾人15.5万人,康复需求突出。目前,临泉县正在按方案要求选址筹备。

      在做好这一项目的同时,基金会积极扶持“助聋门诊”研发项目。同时,呼吁争取有关部门给予该项目资金支持和发展指导。该项目发起人是一对青年残疾夫妇,崔吉平是位肢残人,他是全国自强模范、安徽省自强模范,他和妻子史琽(是安徽省聋人协会副主席、省残联理事)热心残疾人服务事业,创办了合肥市大爱聋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多年来,他们夫妻致力于残疾人无障碍产品研发与应用,取得多项成果。“助聋门诊”专用系统的研发,主要是为解决盲人在就医看病时遇到的语言、沟通、心理等方面的障碍难题,基于互联网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手语呼叫中心”,提供在线手语视频翻译服务,在聋、医之间构建无障碍通道,给盲人架起一座通向正常世界之桥。该系统中的终端产品“聋易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多渠道筹资金 创新募集机制

      五月初,秦德文理事长一行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汇报工作,基金会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了中基会领导的赞赏,上级部门表示将给予安徽更多的支持。基金会的工作特性就是资金的集合,募集资金始终是一项重点任务。为此,基金会将积极向上继续争取中基会、民政部的项目支持,并重点抓好省内资金筹措,创新募集机制、创意公益广告、动员企业参与项目捐资、举办知名企业品牌产品义卖专项活动、开展网上募集等多种形式吸收扩充资金。同时,继续通过争取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支持、协调,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此基础上,基金会开辟境外资金渠道,谋划项目与相关慈善机构联合行动,寻求机会,借助人脉资源,创新筹资模式。

      基金会的工作是一项造福残疾人的福利事业,将不负众望,持之以恒,为特困残疾人及其家庭送去温暖,传递社会正能量。

      责编: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