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河监狱:用医者仁心呵护高墙内的健康和尊严[人民网安徽频道]

07.04.2016  13:52

人民网合肥4月1日电(胡磊)合肥淝河监狱是全省监狱系统医疗防疫三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系统内疑难重症病犯救治、医疗防疫业务指导、医学科研培训和司法医学鉴定等特殊职能。淝河监狱第二监区是专门的感染病监区,这里集中收治了艾滋病犯、重症结核病犯、重症肝炎病犯,是监狱打造“四重一艾”收治基地的骨干力量,这里关押着近百名病患,但严肃的高墙内却阻挡不了真情的传递,监区的管教民警,以医者仁心,呵护着每一位服刑患者的健康,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在艾滋病监区内,人民网安徽频道见到了来自四川的李某,他正在出黑板报,通过板报向监友科普艾滋病防治知识。第二监区管教民警李举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李某的治疗和监管成效非常可喜。

李某毕业于四川某985高校,毕业后他自主创业,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由于生活太放纵,他开始染上毒品。不仅自己吸毒,还跨省贩毒,最终在安徽落网。

他刚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因为被判了死缓,加上知道自己成了艾滋病携带者,所以他情绪非常低落,几次都有自杀的念头,还好被我们制止住了。” 第二监区副监区长郭韬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为了帮助李某重拾生活的信心,他们针对李某制定出了一套科学的治疗方案,成立管教组,对李某进行心理安慰,让他放弃自杀的念头;成立医疗组,针对李某有一定文化常识,直接对他介绍艾滋病形成原因、治疗方式,以及携带到发病的过程中如果坚持规律生活和按时服药,可以延长寿命很多年的。

主观和客观的道理都讲通后,李某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开始积极配合治疗。

我在这里过得很好,对以前犯的错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李某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他非常感激监区的民警,平时他一有什么不舒服,监区的医生就会过来给他诊查,平时也会送来一些他喜欢的书籍,这让他非常感动,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李某说他出狱后想自己承包农场,过清净的生活。

采访中,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李某因为表现突出,已经由死缓改为无期,今年有望改判有期。

第二监区副监区长郭韬来监区工作已经有10年了,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的他,刚到这里的时候,非常难适应。

以前只在课本上接触过艾滋病,现在真的要接触他们了,我心里多少打了退堂鼓。” 郭韬介绍说,万事开头难,当老院长握着他的手帮他克服给病人做穿刺时候的恐惧感,到查房时和病人的沟通,他觉得监区的病人也没那么可怕了,开始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据了解,目前淝河监狱第二监区关有在押艾滋病犯人85例,从2004年组建至今,已累计关押270人,最高峰的时候达94人,这些艾滋病犯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成分比较复杂,再加上还有重症肺结核、肝炎患者,这给监区民警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并且也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

有一些肺结核病患者,会经常有咳血的症状,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郭韬介绍说,有一次,有一位乙肝患者,在痔疮手术后,突然出现咳血症状。监区决定将病人紧急转往专业的肝病医院治疗。“在送诊途中,病人血压在不断下降,情绪也非常不稳定,我就一直握着他的手,不停安慰他。平时只要几十分钟的路程,那天我感觉走了好几个小时一样。” 郭韬说。

还好及时送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后,在送去病房时,病人又开始咳血。“考虑到他是乙肝患者,为了不污染病房,我们就用卫生纸不停接他咳出来的血。”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病人的病情才稳定下来。

重获新生的病人感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好好配合你们的治疗。

经常会有刑满释放的人员,写信或者打电话给我们,感谢我们让他重新走上社会,给予他们第二次生命。虽然我们的工作辛苦并且危险,但每次想到这些来自他人的感激,我们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第二监区教导员张军说。

稿件来源:2016年4月1日人民网安徽频道

附件: